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

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

2023-11-22 17:05:25 505浏览

荒漠化,就是指这一层土壤的恶化,有机物质等养分含量下降乃至消失,从而造成土地生产力降低或丧失,甚至导致地表面沙化或板结而成为不毛之地。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

中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沙化土地面积168.7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长期以来,通过持续系统治理,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

中国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1.根据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的现状,扩展趋势以及治量的可及程度,对沙漠,戈壁等不可治理类的沙化土地,采取加强监测,在边缘地区建设防风阻沙带,防止扩展,对退化场要强化管理,积极推行以草定蓄、合理轮牧等方式,对周边农田实行因害设防,加强农田林网经建设,控制人为因素造成新的荒漠化。

2.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区分防治荒漠化区域和类型,分清轻重缓急,突出不同时段的重点防治区域在全国防荒漠化工作中的地位,有条不紊地实施全国范围内的防治荒漠化工作。另外,在重点防治区域的具体措施层次上看,根据不同生物气候区的荒漠化特点。突出重点措施,加强辅助措施,做到治理一片,巩固一片、见效一片。

3.防治结合经,综合治理

为了达到荒漠化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闰。为了达到既有保护现有林草植被,防止新境荒漠化土地,又逐步治理已经荒漠化的土地,同时还要积极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的目的,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合理利用的策略,实行治沙、治盐碱、治水等多项综合治理,农、林、牧和荒漠化地区特有资源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特别是高技术“沙产业”以取得防治荒漠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优化。

4.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采取围封育林育草、人工造林种草、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等技术体系,充分发挥林草植被防风固沙功能。在沙害严重的特殊地段(例如交通线、水渠、工矿和居民点等)适当有机械措施也十分必要。

5.依托技术、科学防治

目前现有的“3S”技术、节水节能技术、新材料(例如生物地膜、无毒化学固沙剂等)都可以在进步开发的基础上应用于防治荒漠化工程。从科学普及的层次上看,由于当地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总体较低,必须强化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服务功能,推广新技术在防治荒漠化中的应用,真正实现科学地防治荒漠化。

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因素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它是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为荒漠化形成、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其过程缓慢,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容易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因而干旱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全球变暖、北半球日益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化趋势等都造成荒漠化加剧。

气候因素

赤道地区的上升空气在高空向两极方向流动,由于地球旋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北纬30°附近,大部分空气不再前进,而在高空积聚,并辐射冷却下沉,近地面气层常年保持高气压,气象学上称之为“副热带高压”。这一地带除亚欧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区外,其他地区气候干燥,云雨少见,而成为主要的沙漠分布区。

人类活动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过重,过度开垦、过度放纵、乱砍滥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严重退化,森林被毁,气候逐渐干燥,最终形成沙漠。

荒漠化的类型及发生区

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土地沙漠化:一般指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非沙土地逐渐深化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该种荒漠化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侵或沙丘活化产生,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石质荒漠化:狭义的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及其发育的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岩层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不合理的此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分积聚于土壤表层所形成的现象。该种荒漠化是由于土壤中盐分过分富集形成,主要与过度灌溉及蒸发旺盛有关。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荒漠化工程措施的意义

1. 保护生态环境:荒漠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植被、动物和土壤造成严重损害,荒漠化防治可以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保护资源:荒漠化造成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荒漠化防治有助于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利用好有限的自然资源。

3. 经济效益:荒漠化防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等收益,有助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 社会效益:荒漠化防治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增加公共绿地,促进社会稳定,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5. 国际影响力: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问题,荒漠化防治对国家的影响力也很重要,可以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常识积累: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大风气候和疏松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因素的作用,使本已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绿色土地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