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扁鹊治病出自

扁鹊治病出自

2023-11-12 09:53:59 359浏览

“扁鹊治病”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寓言故事。在文中,扁鹊尽心负责、医术高明,而桓公骄横自大、不知变通,作者旨在提醒人们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要懂得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不要讳疾忌医。

扁鹊治病出自?

1、选自《列子 汤问》。

2、又名《冲虚经》,是由春秋战国时期著名道家思想家列子(御寇)所著经典.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录有《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所作,为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成的,晋张湛注释并作序,该书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列子·汤问》为其中名篇.

扁鹊治病内容简介: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

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

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扁鹊治病的启发: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扁鹊的简介:

1、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名越人,尊称扁鹊,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居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为齐国卢邑,与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2、年少时拜师长桑君,得受医术禁方。初医治好赵简子五日不醒之症,赵简子赐其蓬鹊山田四万亩,得食邑之地。

奠定了祖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因为秦武王治病,受到李醯的嫉妒,被刺杀。

扁鹊的主要成就:

1、医学主张

扁鹊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从蔡桓公这个案例来看,他之所以多次劝说及早治疗,就寓有防病于未然的思想。他认为对疾病需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里,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

2、临床应用

在治疗方面,扁鹊能熟练运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综合疗法为扁鹊行医时的主要治疗措施。先秦时期,在临证中,医学尚未明确分科。尽管《周礼》中已有兽医、食医、疾医和疡医之分,但这仅仅是在宫廷中的设置。兽医、食医、疡医分别管理牲畜疾病、宫廷饮食调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项。

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证,都属疾医的范畴。扁鹊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扁鹊还能根据当地的需要,随俗为变地开展医疗活动。据记载,扁鹊还精于外科手术,而且应用了药物麻醉来进行手术。

3、医书

《汉书·艺文志》载《扁鹊内经》《扁鹊外经》,均佚。现存《难经》系后人托名扁鹊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