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哪里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哪里

2024-04-01 11:53:26 507浏览

在众多《凉州词》中,王之涣的《凉州词》可谓是最著名的,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唐诗绝句中精彩边塞诗不计其数,虽然表达的主题并无新意,但是王之涣这首诗却写得悲壮苍凉,以“杨柳”、“孤城”、“玉门关”赋予诗歌丰富的文化内涵,实在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精妙绝伦之作。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哪里

历史上在河西走廊西部有过三个玉门关,分别为汉玉门关、隋唐玉门关、五代宋初玉门关。汉玉门关建立时间最早,建于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时期。隋唐玉门关有说建于东汉,也有说建于北周时期,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建于北周时期。五代宋初的玉门关始建于何时不明,初见史册于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派遣行勤等人赴西域求法使团中一位僧人的行记《西天路竟》。另外史学家认为,五代后晋高居诲《使于阗记》所载,由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中的天门关,就是五代时期的玉门关;写作天门关或因字形相近,导致笔误所致。

其中汉代玉门关位于今敦煌市区西北80公里的小方盘城附近。许多学者认为小方盘城即是汉代的玉门关,但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汉代玉门关应在小方盘城西面11公里处的马圈湾遗址西南0.6公里处。另有学者认为汉代玉门关初建于今玉门市赤金镇,敦煌境内的玉门关为后迁。不过今天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汉代玉门关应在今敦煌市境内。

隋唐玉门关位于今瓜州县双塔乡双塔水库库区,关城遗址已被水库水面淹没,每年冬季枯水时可露出水面。关墙已坍,夯筑,残宽3.5—4米,残高0.3—0.75米,南北160米,东西155米,开东、西二门,四周环以护城河。玉门关迁到这里,与北周时期伊吾路的开通有很大关系。当时开通了从瓜州径趋西北直达伊州(今哈密)的道路,通往西域不再经由敦煌西行,因此玉门关随之东移。

五代玉门关位于今嘉峪关以西约7.5公里处的石关峡,玉门关迁到此地与当时河西走廊的特殊政治形势有关。这一时期瓜沙两州处于汉人政权曹氏归义军的控制之下,而河西走廊中部则为甘州回鹘所控制,而石关峡则是两者的分界线。与汉玉门关和隋唐玉门关主要防备西域诸族不同,五代时期的玉门关主要是归义军为防备甘州回鹘而建。

至于唐代诗人王之涣诗中所写的玉门关,则是隋唐玉门关。由于已被双塔水库所淹没,该关城遗址仅在冬季枯水期偶尔可见。由于长期被水浸泡,关城大部已坍塌,仅余底部废墟。如果想像诗人一样站在关城上眺望远山,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了。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上一句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上一句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中的第一首,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全文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品简析

诗题一作《出塞》。此诗前两句是景语。漠北孤城是主体事物,用远上白云的黄河作为远景的映带,用高达万仞的苍山作为近景的陪衬,从而勾勒出西北边塞一带苍茫荒远的景象。

后两句是情语。意思是说:羌笛不须吹奏怨怅离别的《折杨柳》曲,因为玉门关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这第三句化用了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的诗意。其 辞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躁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折柳持赠是古人风习,唐时很盛。以“柳”谐“留”,表示挽留情意。古时的人们不但见杨柳而怨离别,就是听到《折杨柳》曲,也会惹起别恨。诗人用“何须怨”三字,作旷达姿态以示宽解,这是因有戍边卫国的重任之故。这样写,悲壮而不衰飒,苍凉却不凄惋。遣词用语,恰到好处,颇有盛唐气象。

杨慎《升庵诗话》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我们细玩此诗,不妨作如是观。这是代戍边士卒抒发苦闷怨怅之情的作品。

本诗的写法是婉而托讽,意在言外。诗中并不直说君王恩泽不及于边塞,而是以“春风不度”作比喻;不直说士卒怨别,只说羌笛吹出哀怨的《折杨柳》的曲调,而这也关涉了春风。这种写法能做到曲而有致,情境如画,给人意味深长的感受。

作者简介

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742年),字季淩(一作季凌,一作季陵)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唐代诗人,他与高适、岑参、王昌龄并称四大边塞诗人。

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王之涣出生于洛阳的一个仕宦之家,弱冠能文,慷慨倜傥。早年仕途不顺,直到年近三十,王之涣才以门子身份调补冀州衡水主簿的职位,在此期间娶衡水县令李涤之女为妻。在冀州任上,王之涣创作了 《宴词》《送别》等诗。开元十四年(726年),他因在任上受人诽谤而辞去官职,携妻子归乡赋闲15年。在此期间他游历四方,写下《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诗。天宝元年(742年),王之涣再次入仕,补任文安郡文安县尉,在文安县留下了“智审黄狗”的轶事传说。最终,王之涣在文安郡文安县尉任上,染病不起,病逝于官舍,终年55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王之涣擅长边塞题材,诗作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尤擅绝句,被称“盛唐无出其右”。其诗意境壮阔雄浑,音韵流畅铿锵,情思高远深邃,富有启示性,反映出盛唐诗人开朗的胸襟。王之涣创作的诗在当时被编成唱词、脍炙人口,甚至留下了“旗亭画壁”的传说。他仅凭借传世的六首诗,赢得了享誉千年的诗坛地位。其中《凉州词》和《登鹳雀楼》被誉为七绝和五绝的压卷之作,《凉州词》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