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知之为知之原文及翻译

知之为知之原文及翻译

2024-01-27 16:46:08 690浏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的做法”。这句出自孔子的经典之言,也是从小被灌输的经典句子,下面一起来解读一下。

知之为知之原文及翻译

【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

【杨伯俊】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李泽厚】孔子说:“子路,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道’。”

【钱穆】先生说:“由呀!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时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

【解读1】

这一章孔子教训子路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态度,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既不要懂装不懂,更不要不懂装懂。

子路(约前542年——前480年),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是孔子弟子中以勇敢著称的一个,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子路不但勇敢,而且个性比较单纯,心思简单,对孔子很忠诚。从孔子这句话(由,诲汝,知之乎?)来看,孔子应该是发现子路有不懂装懂的情况,所以语带批评地给他忠告。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与前几个“知”不同,读四声,与“智”音义相同。这句话是《论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也是老师们教导学生时的常用语,意思明了,但道理很深刻。

“知之为知之”,知道就是知道。知道,就要起而行之。知道了却不去做,和不知道有什么区别。这里面有一层隐含的意思,知道就不能装不知道,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要当仁不让,把该做且能做的事情要把它做好。

孔子希望弟子们入世,做一些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事情。知道对的事不去做,知道错的事不去阻止,那不是君子所当为。

【解读2】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门十哲之一。子路事亲极孝刚猛勇敢性格爽朗,乐意接受别人的指正,很尊敬师长也常常直言进谏孔子。子路在卫国的蒯聩之乱时毅然决然迎难而上,临死前留下”君子死冠不免“一句话,最后被人砍成肉酱。孔子闻其死伤心流泪至死都不再吃肉酱。

本章中的“女”字同汝也读作“汝”。本章中共有五个“知”字,其中最后一个“知”与前面几个的不同,同“智”智慧的意思。译文如下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知或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孔子名言。

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习,知识掌握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同时只有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才有持续改进的可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道理

这句话是孔子的名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它表达了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认识自己的无知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句子的核心思想是“知之”。知之是知道、了解的意思,是对于某一事物的认知和了解。但是,这种知之并不是简单的知道,而是包含了对于事物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同时,这种知之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其次,句子中的“不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知是不知道、不了解的意思,是对于某一事物的无知和不足。这种不知并不是耻辱或者丢人的事情,而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一个人的知识和认知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了解,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因此,当遇到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时,应该有一种谦虚的态度,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去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最后,“是知也”这个词语则是一种总结和强调。它强调了前面的“知之”和“不知”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一个人应该不断追求知识和提高自己认知水平的态度。这个词语也强调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是一种非常智慧和聪明的行为。

总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面对自己不知道或者不了解的事物时,应该有一种谦虚和开放的心态,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去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同时,这句话也鼓励人们不断地追求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孔子简介

孔子(约公元前551年-约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誉为“万世师表”。以下是关于孔子、他的著作以及思想的详细介绍:

1. 孔子的生平: 孔子出生在中国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的一个贫苦家庭,尽管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通过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旅行于各国,担任过一些政府职务,但最终放弃了政治生涯,专注于教育和传播自己的哲学思想。

2. 孔子的著作: 孔子没有亲自写书,但他的学生和后人记录了他的言行,形成了一系列经典文本,其中最重要的包括:

《论语》: 《论语》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对话的文集,它包含了孔子的思想和教导。这部著作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文本之一。

《孟子》:这是后来由孔子的学生孟子所著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虽然不是孔子亲自创作的,但它承载了孔子的思想传统。

《大学》:《大学》是《四书》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孟子整理的,它探讨了教育、道德和个人修养等主题。

《中庸》:也是《四书》之一,它强调了“中庸之道”的概念,即追求平衡和中道。

3. 儒家思想: 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儒家学派中。儒家强调社会秩序、家庭伦理、道德和政治的重要性。以下是儒家思想的关键要点:

仁爱: 仁爱是孔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和善意。通过培养仁爱,社会可以实现和谐和稳定。

礼仪: 礼仪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孔子强调对传统礼仪和仪式的尊重。

中庸之道: 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概念,鼓励人们避免极端,追求平衡和中道。

教育思想: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培养道德品德和人格,使个体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