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

2023-12-18 09:03:52 498浏览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来抵抗、战胜他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句话影响了很多人,很多有识之士纷纷开始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魏源的著作《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委托而编著的一部介绍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图书。它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不足九万字的《四洲志》为基础,广泛搜求,加以扩编而成。到1852年扩充至百卷,内有八十幅全新的世界各国地图,使当时的中国人得以“开眼看世界”。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无论从政治影响之深远看或者学术成就之巨大看,它都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的长技是指西方的什么?

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

而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这个主张表现出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向处于巨大变故中的中国人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作用与影响:

1、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提出的口号是“自强、求富”。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首先从思想和口号了继承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的目的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促进清王朝自身的富强,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颇有些以彼之道还治彼身的套路)。洋务运动风风火火搞了30年虽然没有真正让近代中国富强起来,但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首次大规模实践。

2、维新变法。

戊戌变法即百日维新,是19世纪90年代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等即戊戌六君子),通过光绪帝进行的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变法运动前后持续了103天,主要的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科举废除八股文等。百日维新的时间很短暂,但意义深远,是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师夷”不止限于“技”,更要学习“体”。这次运动从政治上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从思想上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更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

3、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至1912年初,核心目的为了推翻清朝帝制同志、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斗争。最核心的事件是自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爆发,到1912年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最终迫使清朝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时期是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升华,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同盟会革命者,联合各方革命力量,彻底了认清了国家富强需要努力的方向,师夷长技只是表面,根本上必须推翻腐朽堕落的满清政府,打破封建帝制,建立全新的近现代国家体制,这也是现代中国史的开端。

以上三个主要事件叙述分析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启蒙--发展--升华过程,思想的不断升华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的历程,使中国从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过渡到了民主社会,这是质的飞跃。

魏源简介: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改源,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潭(今隆回县)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龚自珍齐名,时称“龚魏”。出身于没落地主官僚家庭,幼年时代家境贫寒。道光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圣武记》、《海国图志》、《元史新编》、《书古微》、《老子本义》、《古微堂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