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赣南采茶戏出自于哪个县

赣南采茶戏出自于哪个县

2023-08-24 15:21:22 443浏览

赣南采茶戏源远流长,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形成于明末清初,迄今约有四百年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载:“采茶戏最早出现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

赣南采茶戏出自于哪个县?

赣南采茶戏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赣南采茶戏,源于明末清初,有400余年历史。旧称“灯戏”、“茶篮灯”、“三角班”。流行地区有赣州、赣县、安远、信丰等市县和广东韶关、曲江、五华、新丰等县市。清嘉庆以后,赣粤两省的采茶班社交往频繁。赣南还有不少采茶班社,于清末民初流入福建武平、长汀以及湖南桂南等地。建国后的1956年正式挂牌定名为赣南采茶戏。

艺术特色:

一、客家茶灯歌舞、山歌、小调是采茶戏的音乐核心

具有悠久历史的活泼欢快、载歌载舞的茶灯歌舞,早为民众所喜爱,为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深厚的根基。所以,大量的原为茶灯所用的如《摘茶歌》、《倒采茶》、《十杯茶》《拜年歌》、《春谷雨》等都为采茶戏所保留。一些采茶戏中有代表性的曲牌,如〔长歌)是由民间《跌苦歌》改编而来;〔春景天〕由安远马灯调演化而成;〔斑鸠调〕原名《十二月叫》,其本身就是一首民歌,在戏中省去了蚊子、蝉子、金鸡、乌鸦、画眉、猪、牛、猫、狗等,只留下斑鸠、蛤蟆两种叫声;还有〔进坑调〕〔芒冬鸟子〕〔鸟子有叫妹有声〕是原来的山歌调。连原为乞丐在乞讨时唱的一些叫化歌,因其活泼恢谐,琅琅上口,也都吸收到了采茶戏之中。

二、凤阳花鼓是采茶三角班形成的生力军

凤阳花鼓有着丰富的演唱曲目和成套的表演程式,特别是“大堂花鼓”已有一定的戏剧锥形,在赣南早已家喻户晓。它的《板凳龙》直接成了茶篮灯的早期节目。大量的花鼓调如《凤阳歌》《九条河》《身背花鼓》《铜钱歌》等都在采茶戏中保留了下来。在《桃子花开》里还留有“想你花鼓嫂,生得又蛮好”;《长铜钱歌》中也留有“想你花鼓婆,难舍又难丢”的唱词。1953年出版的《赣南采茶戏音乐》一书中,收录的花鼓调就有23首之多。

三、湖南调为采茶戏音乐带来了新鲜血液

正当采茶戏兴盛之时,清雍正末期(约1730年前后),湖南班(现名祁剧)进入赣南,二百年间发展成二三十个戏班,拥有数百名演员、乐手。在百姓眼中,湖南戏是大戏、正戏,套路正规、角色齐全、剧目繁多、唱腔丰富,这一切使得采茶艺人大大拓宽了眼界,一些新编的小型采茶戏大量吸收使用了湖南戏的〔路调〕〔花鼓调)〔对花调〕〔托子(过门)〕。为区别本地调,全部加上了“湖南”二字。同时还引入了一些打击乐的锣鼓经和唢呐曲牌,使采茶戏音乐在吸呐融汇中得到迅猛发展。

四、“杂调”的吸收使采茶戏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广采博纳民众熟悉的各种民间音调是采茶戏的另一特点。这些音调包括当时的市井流行小调和跨地区小调如《孟姜女》《茉莉花》《九连环》《瓜子仁》《补缸调》等;还包括一些曲艺说唱,如《南北词》《莲花落》,以及其他戏曲高腔、皮黄腔、梆子腔之类。这些“杂调”虽然对拓展采茶戏的表现力有很大作用,但也为音乐留下了风格个性不突出,离传统越来越远的“后遗症”。

【表演特点】

正丑:主要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男子。他们具有勤劳朴实、爽朗大方、乐观风趣和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演唱时,演员头戴“一把抓(罗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长袖筒”。载歌载舞,活泼轻松。表演以“矮子步”、“扇子花”为主,高矮步法相结合,节奏明快,颇具特色。

反丑:多是一些烟鬼赌徒、流氓地痞、浪荡公子等,常以一些生动、含蓄、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动作,互相揭露或自我嘲弄。其表演常摩拟一些动物形象如:“猴子洗脸”、“猴子撒尿”、“蜻蜓点水”、“懒猫抓痒”、“鸡公啄米”、“画眉跳架”、“狗牯摆尾”“乌龟爬沙”等等。脸谱抹白鼻子,步法和扇子花的动作与“正丑”表演大同小异。

小旦:主要是勤劳纯朴和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少妇。表演矫健优美、朴素大方。其“扇子花”比小丑更为丰富,既能单手打扇子花,也能双手同打扇子花。其身段动作有:梳妆挑帘、园手摘茶、伞花、开门关门等。其基本步伐有八字步、跷步、踮步、磨子步、磋步、碎步等等,真可谓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