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字词赏析

 >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告诉我们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告诉我们

2024-03-25 14:59:26 260浏览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意思是: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简单来说就是观察身边的人,我们能从中明白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调整、完善自己。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告诉我们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

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以铜镜作借鉴,可以端正穿戴是否得体;以历史作借鉴,可以知道王朝兴衰原因;以他人为借鉴,可以吸取成功经验教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确面对自身不足,勇于改正自身缺点,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唯有自知,才能自救,人贵有自知之明。

所谓自知,就是了解自认识自己的能力,带着这份自知你就不会肆意高看自己,也不会轻易贬低自己会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点,看得清自己有哪些不足。

你会有追求目标的勇气,也有承担后果的魄力,葆有自知,才能明白:你遇到的一切,皆因你而来,当你清楚地认识。后去做那些成为你自己的事情,你才能够真正活出内心渴望的状态,从而收获人生的财富。

自省是修身之本,自省应是自觉的,而不是表面应付的,应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儒家强调自省,意在塑造理想的人格,克服人性弱点为目的。

鬼谷子说:“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想要了解他人,就必须先从了解自己开始,了解自己以后才能了解他人。

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认识自我。人生起点,全面、准确地把握自我,只有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在人生践履中用远大的理想和人生抱负来鞭策、激励自己,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乃至超越自我,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自省是认识自我的根本途径,认识你自己就是一种“反躬自问”的精神,而精神是理性和理智的产物,人是理性的,但是又是不完美的,所以在每日的生活中应不断追问自己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合理。

首先自省是“修身之本”,儒家认为自省应是自觉的,而不是表面应付的,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儒家强调自省,意在塑造理想的人格,克服人性弱点。

通过他人认识自我,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具有局限性,单靠个人力量容易造成视野狭隘、思维单一等弊端,需要积极倾听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呼声,群策群力,善于博采众人,补己之短,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方能减少自己判断上的失误。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典故

唐太宗是一个文武双全,英明盖世的能人,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他身边有两位监督他言行的“明镜”:一为长孙皇后,另一位乃忠义贤良的魏征。皇上一有过错,他们立即会巧妙地指出。据《贞观政要》一书所载:唐太宗喜欢一只小鹞子,一日正在玩鸟,魏征来了,太宗怕魏征指责自己,赶快把小鸟藏到怀中。魏征假装没看到,故意留下来与他商谈国家大事。太宗心里虽为鸟着急,却也怕暴露,因为他信任、敬畏魏征。等魏征走后,太宗取出怀里心爱的小鸟一看,早已命归黄泉了。于是伤心地回到后宫,大发雷霆说:“我非杀掉这个田舍翁不可!”皇后闻之,问明原委,立刻穿上大礼服向太宗行礼道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唐朝有魏征这样的好臣子,又有您这样的好皇帝,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好现象,国家兴盛指日可待。”故使太宗渐渐平息了怒气。唐太宗就“以人为镜”常观察自己,真正做到了勇于改过、从善如流。后来魏征死了,唐太宗惋惜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今魏征不在了,朕就少了一面镜子。”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对应论语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对应的论语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与……看齐。焉:于加之。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思:思考,心里想。见贤思齐焉: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

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异曲同工的句子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进退。这三句可以是非常相近的句子,提醒人们看到别人可以更正自己的不足,照镜子可以知道自己衣服帽子是否得体,回顾历史就了解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几句话时时刻刻鼓励着人们不断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