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伐燕胜之原文及翻译
公元前314年,齐国在燕国的军事存在已经取得压倒性优势。齐宣王想直接吞并燕国,就去找孟子商量。以此有了齐人伐燕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们,用兵之道不在于兵多将广,而在于善于运用策略和计谋,以弱胜强,以智取胜。
齐人伐燕胜之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孟子》中提到: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翻译:
齐国去攻打燕国,并且战胜了燕国。齐宣王问孟子:“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攻打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攻占了它,凭人力达不到这个效果。如果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占领它会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占领它如果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如果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拥有万辆兵车的齐国攻打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燕国,燕国百姓挎着食筐提着酒壶来迎接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避开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水更深,火更热,百姓也就只有转望别人去解救他们了。”
注释:
齐人伐燕:公元前年(齐宣王五年),燕王哙将燕国让给他的相国子之,国人不服气,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进攻子之,子之反攻,杀死了市被和太子平,国内一片混乱。齐宣王趁机进攻燕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五旬而举之:据《战国策。燕策》记载,当齐国的军队攻打燕国时,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因此齐国军队五十天就攻进了燕国的首都,杀死了燕王哙和子之。
不取,必有天殃:因齐宣王认为他攻打燕国太顺利,“人力不至于此”,是天意。所以,如果不占领它就是违背天意,必有灾殃。它是当时人流行的观念。
武王是业:指武王灭纣。
文王是也:指文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仍然服事殷商而没有造反。
箪:盛饭的竹筐。食:饭。浆:米酒。
运:转。
齐人伐燕胜之的道理:
国与国之间的征讨,胜利的一方如果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不是用武力征服百姓,而是用仁政治理当地,用仁心收服百姓,让百姓真的能做到箪食壶浆,夹道欢迎,这份喜悦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正如孟子之前所讲“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没什么真命天子,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则为“天子”,像宋仁宗,驾崩后,百姓无不伤心,他的过世让当时的对手西夏王也悲痛万分,这才是真正的“天子”;得不到百姓的拥护爱戴的残暴之人,则为“贼人”,人人得而诛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无论放到古代还是现代,皆是如此。
齐人伐燕出处:
《民悦则取之,民不悦则不取》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下》。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 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