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牛浦郎人物形象分析
提起我国历史上的长篇讽刺小说,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儒林外史》,这本小说以当时的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逼真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儒林外史牛浦郎人物形象分析
牛浦郎不过是一个寻常的市井少年,既无功名,也无才华,偶然得到一本已故诗人的诗集,便冒名顶替混迹儒林。他凭着一点小聪明,居然一度还混得如鱼得水,连堂堂县官都差一点为他丢官。作者以三回半的篇幅详细描写了这个小骗子的故事,于不动声色中再现了一干人的丑态,引人一笑的同时寄托了深沉的感慨。
表面上看来是写牛浦郎如何从一个社会底层的上进青年成长为积年巨骗的,实际上也鞭挞了社会上的不学无术,读书人的互相欺骗是彼此学问不够的后果,精力放在客套上,仪式上和捧臭脚上。牛浦郎每每碰到问题都能以骗术化解,而且越来越顺手和炉火纯青,这也鼓励了当时社会的骗人风气。
吴敬梓在刻画牛浦郎这个人物时,注意了展开社会环境的描写,在这个社会里,不管人们有多少种不同的身份,归根结底,不是骗人者就是被骗者。万雪斋、牛玉圃等人固然是牛浦郎效法的极好榜样,而董知县、向知县以至好心的老和尚、黄客人这些被骗者,又何尝不在从另一个角度鼓励着、滋养着骗子的成长。
儒林外史牛浦郎的主要事件
1、牛浦郎认识了老和尚,趁老和尚不在时,偷看了牛布衣留下的个人诗集,因是同姓,就想冒名牛布衣,改名牛浦,卜老爹有个外甥女与牛老爹商议嫁与了牛浦郎。牛浦郎不善于经商,日益亏空。牛老爹知悉后上火,病亡。亲家卜老爹年岁已大,办完了牛老爹的丧事后,随之而亡。老和尚弟子做了九门提督,差人接老和尚去京,留下庵子让牛浦照顾。
2、牛浦冒名牛布衣,董瑛来拜访,为显出气势,牛浦让两个丈舅一个端茶倒水,一个收拾卫生。接待完后,互相埋怨不懂礼数,惹得卜信卜成把牛浦从家里赶了出去。牛浦无计可施,就想去投奔董瑛。在船上遇到了牛玉圃,因是同姓,牛玉圃认了牛浦为孙子。后来在半路上遇到了牛玉圃的结拜兄弟王义安,吃饭时王义安被人臭打一顿。到杭州后,牛浦随牛玉圃去拜访万雪斋,在池塘边散步时,不小心掉进池塘,被牛玉圃数落上不得台面。
3、牛玉圃去万家时,道士向牛浦说了万雪斋的底细。万雪斋原是盐商程家的管家,后来自己做生意发的家,因此最恨别人提起此事。牛浦向牛玉圃说如果在万雪斋面前提起程明卿,就会要挟住万雪斋而得到更大好处,不料引起万雪斋的愤怒,将牛玉圃赶了出来。牛玉圃迁怒于牛浦,找到他暴打了一顿。
牛浦恰好遇到黄姓船家,因为说与董知县相好,得到了黄的敬重,并把四女儿嫁与了他。董知县升任到京,他不知道牛布衣已死,更不知道牛浦是假冒的,他向冯琢庵说牛布衣在甘露庵,致使牛布衣的妻子找上门来。
儒林外史的地位和意义
《儒林外史》是由清朝小说家吴敬梓所著的一篇长篇小说,通过刻画了一个个被八股文束缚的读书人的形象,在那个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各种荒诞与虚伪行为。讽刺了那些假儒士,批评了当时被“变形”科举制度所形成的世俗风气。不过也描绘了少数远离功名利禄,追求自身身心的真君子的形象,作者也在其中蕴含着自已的抱负和理想。《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是一部了不起的历史小说,作者也很大胆,里面的故事讽刺当时政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和礼教的虚伪,同时也把人性的弱点体现淋漓尽致,很现实的一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