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活着》主要讲了什么

《活着》主要讲了什么

2023-12-07 14:26:13 630浏览

余华的《活着》非常值得一读!《活着》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它以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讲述了人生的苦难和坚韧。如果你能整体读下来,一定会有一些思考和收获的。

《活着》主要讲了什么

1、主人公福贵的家庭背景:福贵是一个农民,生活在中国农村的一个小村庄。他出身贫苦,但家庭和睦,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2、动荡时期的挑战:故事发生在中国历经战争、饥荒和政治运动的动荡时期。福贵的家庭遭受了战争的破坏,农田荒废,饥荒肆虐。他们不得不面对生存的艰难和困苦。

3、家庭成员的离世:福贵家庭成员相继离世,他失去了妻子、儿子和女儿。这些死亡给他带来了深深的痛苦和孤独,也使他对生命和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4、生存的意义和尊严:尽管面对巨大的苦难和悲伤,福贵坚持活下去,并努力寻找生存的意义和尊严。他从事各种苦力工作,过着简单而节俭的生活,试图在逆境中找到希望和力量。

5、对权力和社会不公的反思:小说通过福贵的经历,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福贵所经历的政治运动和官僚腐败暴露了社会体制的弊端,使他对权力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反思。

《活着》人物角色

徐福贵

徐福贵原本是地主家的公子哥,因为滥赌败光了所有家产,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他租地种庄稼,穿粗布衣,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开始和家人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庄户日子。但不幸的是他的家人相继去世,只剩下徐福贵一个人。面对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徐福贵并未选择低头,而是用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去忍受生命中的苦难,坚韧地活着。福贵从一个混沌无知、毫无德性的浑少年到超越功利、生死,最后变成一个超脱生死的人。

陈家珍

陈家珍是徐福贵的妻子,她勤劳、善良、逆来顺受。陈家珍原本是陈记米行的千金,嫁给徐福贵之后就不得安生;徐福贵天天沉迷吃喝嫖赌,败光家产后她也不离不弃,没能与其“同甘”,却心甘情愿“共苦”。在徐福贵被抓去做壮丁的两年里,她独自撑起飘摇的家,最后因病去世。陈家珍用其柔弱的身体承受了生活所加诸的种种苦难,有着宽容与坚忍的特点,在她的身上体现着中国女性所最为真挚的情感。

徐凤霞

徐凤霞是徐福贵的长女,像她的母亲陈家珍一样勤劳、善良,每天努力干活。徐凤霞七八岁时发了一场高烧后聋哑了,十七岁时为了省钱供弟弟读书被送走,后来自己跑回家,徐福贵也不愿再把她送回去。经过村里队长介绍,徐凤霞与万二喜结婚,不久因难产生下万苦根后大出血而死。

徐凤霞在其短暂的一生当中几乎将人生的全部悲苦都经历了一番:疾病、贫苦、离散与死亡。徐凤霞面对这样的磨难,她无法用声音去表达,只能默默地、一次又一次地流下辛酸的泪水,以这种无声的方式哭诉自己的苦难与悲情。

徐有庆

徐有庆是徐福贵的小儿子,他单纯、善良、懂事、勤快。徐有庆每日早起割草喂家中的两头羊,喂完才急忙去上学,即使是办起人民公社之后这两头羊充公了,他依旧割草喂养。除了喂羊,徐有庆还要干自留地中的活,他每日往返于城里的学堂,还要兼顾干活,就这样练就了他的跑步速度。当学校校长,也是县长的妻子难产时,学校集合学生去献血,徐有庆跑得很快第一个到了医院,验了许多人只有他的血型合适,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的妻子,硬生生把徐有庆抽血抽死了。在苦难的家庭背景成长下的徐有庆,自小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和善良。

万二喜

万二喜是徐凤霞的丈夫,是一个好女婿,忠厚老实、孝敬父母、与妻子恩爱相守。风风光光地迎娶了徐凤霞,直到多年以后,仍旧有人记得徐凤霞出嫁时候气派的场景。万二喜婚后十分心疼妻子,但不久徐凤霞就难产而死,留下了万苦根,万二喜独自抚养万苦根长大,万苦根四岁时,万二喜在搬运工作中被两排水泥板夹死。

万苦根

万苦根是徐凤霞和万二喜的儿子,因为生下来母亲就去世了,一直都是父亲抚他。苦根懂事、可爱,给徐福贵苦难的一家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但因为家里贫困,很少吃豆子,后因为福贵的粗心,吃豆子过多而死。

“我”

我是小说最早出场的人物——采风人,既是故事的倾听者,也是故事的推动力,成为了旁观者故事的合音。到农村采风的年轻人在初夏下午傍晚听老人福贵回忆人生,讲述自己一生的图景。因为采风人的出现,福贵有了想要说话的欲望,以旁观者的视角解读福贵的感情,从这一角度让福贵的人物形象变得丰富。

春生

春生是福贵在国民党军队时的战友,聪明有胆识,为人讲义气。在打仗时和福贵关系最好,在战斗被围时能想到用胶鞋来煮米饭,在寒冷的夜里去死的兵身上扒衣服取暖,福贵快饿死的时候爬出坑道给他找饼吃,两人一起经历了战争的艰难;后面加入了共产党军队,解放后成为了县长,文革时期被打成走资派并遭到批斗,不堪重负下自杀了。

《活着》作者简介

余华,浙江海盐县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浙江师范大学下辖的余华创作研究中心的特聘教授。

余华于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立杭州医院,1971年,余华全家搬迁到父亲工作的海盐县医院职工宿舍居住,在此处,他看到了许许多多病人的生死离别,童年的经历对他日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进入中学后,余华开始阅读小说,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经验,1977年夏天,余华中学毕业,并于年底参加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结果落榜。转年3月,在父母安排下,余华进入海盐县武原镇卫生院当牙科医生,但因不喜牙医职业,余华开始尝试写作,并于1983年1月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第一宿舍》,标志着他正式走进中国当代文坛。四年后,余华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该小说初步显示了余华作为先锋派作家的创作特征,是他创作上的第一次飞跃,随后发表的《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短篇小说,以“暴力”的场景描写振动了当时文坛,确立了余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作为先锋派作家的地位。1991年,余华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转年,发表长篇小说《活着》。其中,《活着》是余华迄今为止较受欢迎的作品,自出版后就始终保持每年约十万册的销量。1998年开始,余华开始进入以写作散文、随笔、论文为“主业”的时期,直到2005年,余华再次发表出版长篇小说《兄弟》,引起国内外的较大关注,《世界报》称《兄弟》“这本小说催生了一个新的余华”。

作为中国当代作家之一,余华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推崇通过暴力和血腥的写作形式,暴露人性之恶,数十年来,余华作品被翻译成近40种语言,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余华在文学界具有较大影响,曾凭借多部小说荣获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悬念句子奖”“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