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人患鼠告诉我们的道理
《赵人患鼠》出自《郁离子》,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两面性,要抓住其主要矛盾。
赵人患鼠告诉我们的道理?
《赵人患鼠》这则寓言告诫人们,要全面看待问题,全面权衡得失利弊,同时,还要看清得与失,利与弊,哪方面是主要的,从而决定取舍!
《赵人患鼠》明 刘基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
① 患:担忧。
② 中山:中山国。
③ 盍:盍,何不。诸,它,指猫。
④ 乎:于。
⑤ 夫(fú):句首发语词,表示引起议论,不译。
⑥ 垣墉(yuán yōng):墙。
⑦ 焉:句中停顿,不译。
⑧ 病:担忧。
⑨ 去:离,距离。
⑩ 若之何:为什么。
翻译: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怕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作品简介:
《赵人患鼠》是明代刘基写的一篇作品。本文是一则寓哲理于叙事的寓言故事。主要讲人们在生活中为达到某一目的,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是要权衡得失利弊,正确判断。赵人为了消除鼠患而引进了猫,可惜这猫除了有善捕鼠的优点之外,还有善于捕鸡的特点,结果是“鼠尽而鸡亦尽”。不过,这个赵人比他的儿子会算账,宁愿“弗食鸡”,也没按他儿子的意思,把猫赶走而受饥寒。
作品赏析:
赵人乞来的猫,“鼠尽而其鸡亦尽”,文中儿子要“去”它,父亲却要留它,因为有猫利大而害小,去猫利小害大。猫对于人,功大于过,对猫不可求全责备。由猫及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也有过,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跟人相处,要看多看别人的好处,不要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才能交到更多朋友。
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只看见坏的而忽视了好的。只有学会取舍才能得到更多。同样,想要达到目标,就有事情需要牺牲。生活中万物莫不是如此。有舍才有得。做人不能因小失大,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明代刘基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