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语法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的情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的情感

2023-10-21 13:37:44 3842浏览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一首表达忧国忧民情怀和个人英勇悲壮情感的名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的情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失望,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全词豪壮悲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自己还能吃饭吗?

赏析:

词的上片自“千古江山”四字起手,词境宏阔。孙仲谋,即是东吴政权的创建者孙权;寄奴,即是刘宋政权的创建者刘裕。辛弃疾先后化用孙权割据江东与刘裕建立刘宋政权并两度挥师北伐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怀古之幽情与现实之感慨。风流人物已是“雨打风吹去”,只剩下“寻常巷陌”消沉于历史的河流。但他们“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和不朽功业一直激励着作者。

词的下片,作者的心情却再一次转入深沉。“元嘉草草”三句,是写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三次北伐,因为准备不足,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也是在深刻警告当权者,北伐固然重要,但一定要准备充分,寻找时机,不能够“草草”行事。究其原因,便是在辛弃疾率众南归后的四十三年间,整个社会风貌都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为元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佛狸祠即是与他相关。这三句是写南宋偏南日久,老百姓都已经忘记了民族耻辱。但是,作者并不认为北伐时机已失,而是隐然以身系时局的元老自任,更自比为垂暮之年仍能“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的老将廉颇,期待为国出征。

永遇乐中的典故及作用: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理想;

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明出师北伐的决心;

3.佛狸祠下:今昔对比,不堪回首;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

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他在国危民苦之时,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维护正义,揭露社会时弊,以文言志,有人称其“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他出生时,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他从小博览群书,又习武艺,渴望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檄”。他二十一岁时引领五十人闯入五万金营的勇敢和果断,轰动南宋朝野,声名远播,“壮声英概,儒士为之兴起,天子为之赞叹不已”。

正当四十二岁的壮年之时,便被弹劾落职,被迫退居江西上饶带湖。由于他不与投降派妥协,政治上屡遭打击,内心常常充满无人了解的孤独感和经受折磨的悲愤,从而使得他的词形成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风格。辛弃疾是专长于写词的作家,他的《稼轩词》存词六百多首,在数量上超过他的前辈和同辈,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也比前人更为丰富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