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孩提的来源典故

孩提的来源典故

2023-09-26 15:51:16 855浏览

孩提是指两到三岁的儿童,是一个古代词汇。如今,许多人习惯用“孩提”来形容自己的童年,你知道这个词来源于哪里吗?背后的典故是什么?

孩提的来源典故

孩提一词来源于《孟子·尽心》一书,原文是“孩提之童,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

意思是指幼儿时期的儿童,还在襁褓中就开始发笑了。其中,“孩提”二字的解释是“幼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意思是指幼儿时期的儿童,还需要别人的搀扶和照顾,因此称为“孩提”。

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如《老子》中有“如婴儿之未孩”之说,意思是指像还没有长大的婴儿一样纯真无邪。在现代汉语中,“孩提”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幼儿时期的状态或特点,如“孩提时代”、“孩提般的天真”等。

古人常说的孩提最早是指多少岁的孩子?

两三岁

在古代,2-3岁的孩子通常被称为孩提,“提”是指大人抓住孩子的两腋将他抱起来的动作,而“孩”也不是孩子,而是“咳”的古字。今天,人们仍常常用“孩提时代”形容自己的童年。那时我们在父母怀中牙牙学语,路不会走,话也说不清,但是我们却渴望用自己的心去靠近这个世界。

古代其他有关年龄的词汇:

1、初度:周岁。出自《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到后来衍生为把生日为初度。

2、始龀:七八岁。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

3、垂髫:三、四岁到八、九岁。在古代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出自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4、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总,指的是聚束;角指的是小髻,意为把头发绑起来,也就是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5、束发:十五岁左右。束,指的是捆,结的意思。古代男孩到童年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6、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古代认为女子到十五岁就成年。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指的是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龄。

7、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弱,是弱小的意思。出自《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8、而立:指三十岁。出自《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来把三十岁称之为“而立”之年。

9、不惑:指四十岁。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艾:指五十岁。或者把五十岁也称之为知天命。出自《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10、花甲(耳顺):指六十岁。出自《唐诗纪事》“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11、古稀:指七十岁。出自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2、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13、耄耋:指八九十岁。出自《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14、鲐背: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15、期颐:指百岁。出自《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