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跖的典故是什么
盗跖原名展雄,又名柳下跖、柳展雄,相传是当时贤臣柳下惠的弟弟。在《庄子·盗跖》中有一个故事“盗跖斥丘”,在这个故事中,被我们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被一个叫盗跖的人给痛骂了一顿,这是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盗跖的典故是什么
盗跖是庄子《胠箧》中引用的大盗,姓姬,展氏,名雄,本名展雄。展雄是春秋末期卫国濮阳柳下屯人,性情刚直不屈,疾恶如仇,行侠仗义,有勇有谋。
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社会动乱无序,强国欺弱国,大国侵小国,烽火连年,百姓苦不堪言。在官逼民反的情况下,展雄决定带领百姓造反,于是在柳下屯一带,振臂一呼,应者近万人,带领发动了大规模的奴隶起义。
展雄率领起义军纵横于现在河南境内的宋国和卫国,惩恶扬善,杀贵族、攻城池、救奴隶,没收官吏的财物。起义军所到之处,开仓放粮,深受各地百姓拥护和支持,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横跨现在山西境内的晋国,直到山东境内的鲁国和齐国一带。展雄领导的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后来被诸侯国联合镇压,起义最终失败,展雄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展雄所领导的起义,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空前的,比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还早了将近两百年,算是中国历史上有规模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统治者对展雄恨之入骨,便诬蔑起义军无恶不作,驱人牛马,取人妇女,抛弃父母,不祭先祖。因为黄帝时有一个大盗叫跖,跖也有光脚、踩踏之意,具有侮辱性,加之展雄的出生地是柳下屯,所以统治者叫他“柳下跖”,又叫作“盗跖”。就连展雄取水的一口泉井,也被取名为“盗泉”,孔子口渴了路过盗泉时坚决不喝该泉的水,也就有了“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的说法。
盗跖与孔子的故事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陈国的时候,遇到了一件事情。陈国的一个贵族子弟被盗跖所绑架,陈国的大夫们都在为此事苦恼。孔子知道后,决定亲自去和盗跖谈判,希望能够赎回那个贵族子弟。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孔子最终说服了盗跖,让他放了那个贵族子弟,并且还让盗跖佩服孔子的才智和品德。
面对危险和困难,孔子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亲自去解决问题,这种勇气和担当是非常难得的。同时也展示了孔子智慧和辩才。他通过自己的言行,让盗跖心服口服,这说明孔子不仅有高尚的品德,还有卓越的智慧。
最让人感动的还是孔子对于“仁义”的坚守。他认为,即使是对待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也应该用仁义的方式去对待他,而不是用强硬手段。这种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一种道德准则。
除了孔子之外,这个故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盗跖。虽然他的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但是孔子用他的智慧和勇气让盗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最终释放了那个贵族子弟。这也说明,即使是犯法之人,也应该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他,而不是用暴力和强硬手段。
盗跖(zhí)简介
盗跖是春秋时期最有名的大盗,民间传说盗跖原名展雄,姬姓,展氏,又名柳下跖、柳展雄,是当时鲁国贤臣柳下惠(柳下季)之弟,为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因以展为氏。《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载,跖为鲁国大夫展禽(柳下惠)之弟,说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
盗跖被盗贼们尊为祖师,实际上他是鲁国贵族后裔,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是春秋、战国之际奴隶起义领袖。被历代统治者污称为盗跖,而他的真名却很少人能够知晓,他的追随者九千多人。其中的一个徒弟问他:“盗有道乎?”盗跖说:“何止是有道呢,而是非常地有道?并且是圣、勇、义、智、仁五者皆俱才能成为大盗,不通此五者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无有。”比如你站在一座房屋前,不用进去,就能知道里面都藏有什么东西,这是圣。敢首先进入房屋的人,这是勇。最后一个从房屋里退出来的,这是义。知道选择盗窃作业的时机,这是智。最后能把盗窃的东西均匀分配的,这是仁。不通晓这五点而能成为大盗者,天下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