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兵家思想主张什么

兵家思想主张什么

2023-09-14 16:16:00 3840浏览

兵家,诸子百家之一,是指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

兵家思想主张什么?

兵家思想主张以武战胜无武之国、以智胜有武之国,强调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强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讲究战争之道,注重实践。

兵家的代表人物:

1、兵圣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其着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他撰着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着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2、亚圣吴起。

吴起,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人。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在楚国时,曾主持“吴起变法”。后因变法得罪贵族,遭其杀害。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被追尊为广宗伯,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3、计圣孙膑。

孙膑,其本名孙伯灵,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着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4、鬼谷子。

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战国时期人,华夏族,相传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

一说春秋战国卫国朝歌人;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人;一说陈国郸城人。着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清溪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鬼谷子的师尊是世界辩证法创始人、世界哲学之父、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的老子。

兵家的代表作:

1、《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作者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孙武,此书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的军事哲学”,是众所周知的第一兵战奇书。《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等,为孙武所作。

《孙子兵法》根据前人的军事理论和战争经验,总结出战争的若干客观规律,在唯物论战争观基础上强调主观能动性,用辩证法观察和应用战争规律,承认战争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取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被誉为兵家之“兵经”。

《孙子兵法》号称“兵学圣典”和“兵家第一书”,至今已有日、英、法、俄、德等外文版本不下20余种。

2、集战国道家文化气息大成,称为《孙子兵法》第二的《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作者为战国时期的孙膑,相传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最着名中原军事着作之一,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是反映战国时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3、《吴子》。

《吴子》相传为战国初期着名的政治改革家、军事家吴起所创,吴起是卫国人,曾以曾参为师,善用兵,兵家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和孙子连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

根据《汉书》记载,《吴子》起初有48篇。现在仅存6篇18条,计3000余字。分别是: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该书的主要谋略思想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一方面强调,必须在国家和军队内部实现协调和统一,才能对外用兵,提出国家如有“四不和”,就不能出兵打仗;另一方面强调必须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4、刘伯温着作《百战奇法》。

《百战奇法》是中国古代运用通俗语言着书立说之先例,是拥有别具一格的兵战奇书。《百战奇法》为明代刘基撰,又称《白战奇略》不是单纯论兵,而是将兵论与史论结合起来,主张“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提出了“人战”的可贵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