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诗词大全

 >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出自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出自

2023-12-15 15:17:33 366浏览

《中庸(选读)》是先秦时期的作品。《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教育人们要自觉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中庸之道倡导我们做事情、处理问题不要走极端,过犹不及,要因时制宜、随机应变、与时俱进。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出自:

出自《中庸·第二十章》: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意思就是: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

《中庸(选读)》的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第二十章)

《中庸(选读)》的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作“性”,顺着本性行事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作“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叫“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作“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并执着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要么不学,学了而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而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而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分辨清楚,就不应含糊过去;要么不实行,实行了而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努力能做到的,我用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即使愚笨也一定能聪明起来,即使柔弱也一定能刚强起来。

作品赏析:

1、选自《中庸》第一章和第二十章。第一章开篇明确提出了中庸哲学天道合一的核心理念,指出要成为品行高尚的“君子”就要慎独自修,善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并将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贯穿干人生的全过程:做事要把握分寸,符合节度,要让道成为大下人遵从的普谝原则。如此,才能最终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的境界。

2、第二十章首先强调追求直诚是为人的根本原则,而这一原则也是合乎天道的。真诚体现在树立了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抛弃,不放弃。“弗措”的精神其实就是荀子所谓“锲而不舍”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的态度。

3、其实就是俗语所谓“笨鸟先飞”的态度,坚持这样的精神与态度,举凡学习、工作与生活,就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就没有趟不过去的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学问如是,做事做人亦如是,只要你的选择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