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词汇

 > 

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徘徊怎么理解

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徘徊怎么理解

2024-04-17 15:28:58 581浏览

天光云影共徘徊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这是一首反映他读书思维与感悟的诗作。这首诗借景喻理,把书比作小小水塘,人只有经常读书,不断汲取书中的精华,思想上才能有“源头活水”,才能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

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徘徊怎么理解?

天光云影共徘徊中的徘徊一词,是来回移动的意思,原意是形容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动,或者在两种事物之间犹豫不决。在这个句子中,它用来形容天光和云影在自然中若隐若现、变幻无常的状态,表达了大自然景象的神秘和迷人。

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出处:

这句话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

原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翻译:

半亩大的方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在镜子里来回移动。要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如此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观书有感·其一》赏析1: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开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即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清澈明净,无论是天空的光彩,还是云的浮影都映入了池塘,不停地闪耀晃动、徘徊。如果不是因为朱熹这首诗的题目为“观书有感”,我想人们肯定会以为它是一首写景诗,并且是一首把景物描写得十分生动,以及富有美感的名篇。

但是因为朱熹这首诗的主旨是在说明读书的感受,所以我们便要往理性的一面去解析。我们说“半亩方塘”之所以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便说明里边的水很深,也很清。倘若池塘里的水很浅、很污浊,那么自然就不能反映,或者说不能准确反映出“天光云影”。读书就是这个道理,书读得多了,便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不为世俗小事所忧,反之,就会陷入浑噩的境地。

朱熹也正是因为读书的这个感受,所以进一步思考后,便有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的本意是,如果你要问方塘的水为什么会这样清澈呢?那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从源头输送过来啊。言下之意,便是说人只有不断地去读书,才会有获取到新的知识,也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才能保持内心的澄净,不为世俗小事所忧。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观书有感·其一》赏析2:

这首诗的景是写实的,从花园中的小池塘铺陈开意境。“半亩方塘”,平正玲珑,“一鉴开”仿佛让人看到水面的清澈明亮,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天光云影”。脚下眼前的小小方塘与瞬息万变的高天流云融合为一体,明丽生动。

后二句切入说理。先用设问,问渠(代词,指代方塘)为何如此清澈呢?是因为源头有活水的注入。作者也许并没有看到池塘的泉源,而是从它的明净推测出答案,这既是现实的反映,也是观书的感悟。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学术需要不断提升,思想需要不断发展,这一切是潜在的,如同隐藏在水面下的源头,但只要有活水源源不断地涌入,哪怕是个小小池塘,也会永葆清新,从而对世间万物的认识也可如同镜鉴一般明晰。

“清”和“活”之间,是结果和原因的关系,不仅在读书治学方面,在社会、文化等层面也有指导意义。如从理学角度,还可看作是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从艺术角度的诠释。

《观书有感·其一》习题:

1、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3、这首诗以________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读书感受。

4、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说明只有不断读书学习,知识不断更新,人才能不断进步,充满活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2、人的要常常读书多读书,作为知识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

3、方塘;读书时微妙的、丰富复杂的、一言难尽。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一》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着述。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着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朱文公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