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不尽长江滚滚来上一句

不尽长江滚滚来上一句

2024-04-13 13:34:35 208浏览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出自杜甫诗作《登高》。这一句集中表现了秋天的典型特征——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长江水波涛汹涌,滚滚奔腾,一去不复返。这一联将无形的秋声秋色写得形象而生动。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完整的诗句吧。

不尽长江滚滚来上一句

不尽长江滚滚来上一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意思是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的哪一首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脍炙人口的诗来自杜甫的《登高》,全诗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诗的中心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中心思想是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杜甫《登高》诗的赏析

此诗是颇为著名的一首诗,被前人誉为“古今七律第一”。评价虽高,却没见到有一个解读正确的。今尝试简析之。

解读本诗,关键在“对比”二字。

且看第一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此联上下句通过登山途中的仰视与俯视至少从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光影明与暗的对比。向上看,“风急天高”;向下看,却是“渚清沙白”。前者昏暗,后者明净。前者令人心情低落,后者使人眼前一亮。情绪上悲与欢的对比。“猿啸哀”的背景是“风急天高”;“鸟飞回”的背景是“渚清沙白”。鸟儿欢快地回旋盘飞,正与猿猴的哀啼形成了巨大反差。

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山途中,两旁密林的树叶在疾风中纷纷摇落,一派衰败的景象。可若是回头远眺,却能看见长江水没日没夜无休无止地滚滚而来。如此,那些无边落木带给人的悲观情绪自然一扫而空,进而生出后浪推前浪的无穷希望。所以尽管眼前是迷惘的,可无疑未来是光明的!

第三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千里万里,常年漂泊在外,伤秋、悲秋显然是寻常事,更何况还长期重病缠身呢?可是今天“我”却依然不顾多病羸弱之躯,不要人搀扶,也不用人陪,坚强地独自登高望远,何故?因为虽然周围“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可是等到高台之上“我”便能骋目游怀,看到前所未见的“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

第四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谓诗人之处境;“苦恨”谓诗人之心境。人生已至暮年,却依然潦倒如此,任谁都要以浊酒浇愁吧?诗人却推杯而起,不喝酒了,登山去!所以情绪才能豁然开朗,于艰难苦恨中重生出对于个人前途及国家命运的乐观向上的情绪来。注意本句中的“新”字,既表达了诗人与颓废情绪决裂的决然,又点明了所谓的“停酒”就刚刚发生在登山前。

本诗气度恢弘,视野壮阔。通过近景与远景的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苦难及世事艰危的达观,是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待当下及未来的哲学思维与人生境界的完美体现。

杜甫《登高》的创作背景

杜甫是湖北襄阳人,他一生的经历十分坎坷。虽然自小刻苦努力,曾经“读书破万卷”,最终才换来“下笔如有神”的成绩。然而,他却连个进士都没考上。一直到四十三岁时,杜甫才得了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结果同年就爆发了“安史之乱”。

唐肃宗继位后,杜甫扔下妻儿前去勤王,结果中途被叛军俘虏,过了七八个月才逃出来找到唐肃宗,被封了一个“左拾遗”,也就是一个进谏的“言官”。但是没高兴多久,又因为上疏替别人求情被贬。于是他索性辞官不干,跑到成都,在朋友帮助下建起了“草堂”。

杜甫在成都住了五六年,好友严武推荐他当“检校工部员外郎”,世人因此称他“杜工部”。但是,两年之后,严武就病死了,杜甫在蜀中再无亲友。本来想带着全家回到故里,结果赶上发大水受阻,最后贫病交加,于公元770年的冬天病死在了一艘船上。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正是杜甫流寓在长江之滨时。当时杜甫登上高台,听到疾风怒号,猿啸声哀;再看到落叶纷纷,大江东去的场景;想到自己贫病交加,孤独傍身,不由得写下了这一首千古名篇。

杜甫《登高》的格律

我们只从平仄格律的角度来看,《登高》为何堪称七律样板。

我们首先标出全诗平仄,其中“急”、“白”、“落木”、“不”、“作客”、“百”、“独”、“浊”都是入声字,以仄音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标准的仄起首句押韵的七律平仄格式,有几处是可平可仄的地方,大家可以自行对照。但是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韵脚“哀”、“回”、“来”、“台”、“杯”感觉读起来不押韵。其实这是发音变化了,这些字在平水韵中都属于“十灰”部,也就是说发“回”的韵母音,念起来是“ui”、“回”、“lui”、“tui”、“bui”的发音。当然只是大概发音,不过肯定是押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