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字词赏析

 >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什么意思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什么意思

2024-02-03 14:14:52 2359浏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首《短歌行》开篇的两句,人人耳熟能详,源远流长。它表现了曹操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这种对人生的思考,凸显了曹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什么意思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掇(duō):拾取,摘取。一说掇为通假字,通“辍(chuò)”,即停止的意思。

《短歌行》

曹操〔两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

去日:过去的日子;苦:患,苦于。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子,对对方的尊称。衿,衣服的交领。

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

何时可掇(duō):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读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 ,即停止的意思。

讌(yàn):通“宴”。

三匝(zā):指三周,形容反复盘旋。匝,周,圈。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背景

《短歌行》是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夕所作的,属于宴会间吟咏歌唱的乐府诗。但《短歌行》的核心主题却是“求贤若渴”,当众表达了曹操礼贤下士、广揽天下英才为己所用的政治韬略和博大胸怀。后世的“千古第一文豪”苏东坡,曾在《前赤壁赋》中以“横槊赋诗”四个字来形容曹操当时的豪迈气概。

当时曹操虽然面临与吴蜀联军的作战,但内心深处最关心的、政治军事的核心问题,在于人才。当时情形下他的政治活动,依然是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而其中最重要的政治任务,首要的就是大力强调“唯才是举”“广招贤能之才”。

为此他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正是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又是在酒宴中的大庭广众之下放声吟咏歌唱出来的,所以就更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全诗赏析

首先,要理解《短歌行》的时代背景。这首诗是曹操在三国时期创作的,描绘了他当时的战争经历和内心感受。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其次,我们可以分析《短歌行》的文学特点和诗歌形式。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行文简练,节奏明快。曹操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个人的情感。我们可以从诗歌的语言、韵律和意象等方面来欣赏和分析。

此外,我们还可以探讨《短歌行》中所反映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曹操在诗中以自己为主角,描述了他在战争中的英勇和果决。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短暂性的感慨。我们可以思考诗中所揭示的人物性格和情感,以及其中蕴含的主题和哲理。

最后,要注意保持客观和多元的视角。虽然《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但我们在欣赏和分析时应该保持客观的态度,不仅仅从曹操的角度出发,还要考虑不同的解读和观点。因为文学作品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不同的人可能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悟和理解。

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了以下几种人生态度

及时行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须及时行乐的态度。

求贤若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里的“君”指的是有才能的人,表达了曹操对人才的渴求和对他们的尊重。

忧思难忘:“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里的“慷慨”指的是壮志豪情,而“忧思”则是对国家前途、人生短暂的忧虑。

海纳百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里的“山”和“海”比喻的是人才,表达了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态度。

总之,曹操在诗中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短暂的忧虑,对人才的渴求,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以及对海纳百川、唯才是举的用人态度的坚持。

理解诗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7、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8、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9、王绩的《野望》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的彷徨之情。

曹操简介

曹操少年机警,任侠不羁,不治行业。二十岁时,汉灵帝熹平三年(公元前174年),曹操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光和末年(公元前184年),黄巾事起,为骑都尉,讨颖川镇压黄巾军。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中平六年(公元前189年)汉灵帝卒,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召董卓赴京(洛阳),卓未至而何进被杀。

董卓至京后,废少帝立献帝,京都大乱。初平元年(公元前190年),袁绍等起兵讨伐董卓,曹操为奋武将军。初平三年(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军,自此兵力大振,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部。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还洛阳,不久又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主力,又先后削平袁尚、袁谭等势力,为平定北方奠定基础。建安十二年(207年),击破乌桓,统一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丞相。南征刘表,进攻荆州,与孙权、刘备联军展开赤壁决战,结果失利。此后,曹操虽时有征伐,但主要精力用在经营曹氏势力之上。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魏公。建安二十年(215年),征张鲁,取汉中。次年进爵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后,追谥曹操为太祖武皇帝,故后世称魏武帝,葬于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