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人文地理

 > 

退避三舍是什么战役

退避三舍是什么战役

2024-01-31 17:48:23 647浏览

古代很多成语的产生都和战役有关,如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就是来自于垓下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则是来自于苻坚淝水之战,退避三舍是一个很常见的成语,你知道他跟哪次战役有关吗?

退避三舍是什么战役?

退避三舍是城濮之战

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发生了城濮之战。由于晋国的国君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在楚国的时候曾向楚国承诺,如果自己将来成为晋国国君,晋楚如果在战场相遇,晋国会主动后撤报答今日的恩情。

所以在城濮之战中,晋国大军主动退避三舍,结果楚军上当主动追击,晋军则趁着楚军移动的时候打了楚军一个措手不及,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退避三舍主人公简介: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名重耳,字子产,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也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晋国得以强大起来,并成为了当时诸侯国中的领导力量。

晋文公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晋景公是晋国的君主。在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君位,开始了他的统治。晋文公登基后,面临着晋国内部的混乱和来自周边诸侯的威胁。为了加强国力,晋文公积极推行军事改革,加强了晋国的军事力量。他还注重发展经济,促进商业贸易,提高了国家的财富。晋文公继位后,秉持着“礼以治国,动以刑战”的理念,力图巩固晋国的统治地位。

晋文公还注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重用智勇之士。他任用管仲为相国,共同制定国家政策,并成功地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晋文公还通过改革土地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田的出产,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另外,晋文公还以智囊子皮为贤臣,广纳贤士,使晋国的国力进一步增强。

在外交上,晋文公积极参与了诸侯之间的争夺。他与齐国合作,共同对抗强大的楚国,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晋文公还积极介入中原地区的纷争,与其他诸侯一同对抗强大的鲁国,并最终成功地将鲁国逼入了绝境。晋国在晋文公的领导下逐渐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之一。

晋文公还注重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在位期间,他积极推行礼乐教育,重视文化艺术的培养。他亲自撰写了《郑伯克段于鄢》和《弃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

晋文公的治理得到了晋国人民的称赞,他在位期间,晋国的社会秩序得到了良好的恢复,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对于晋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因病去世,丧失了一个杰出的君主。晋国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鼎盛,然而,他的去世也为晋国后续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虽然晋文公去世后,他的儿子晋康公继位,但由于晋国内部的权力争夺,晋国的统治逐渐动荡,最终导致了晋国的衰落。

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退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策略。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应该盲目地坚持,而是要学会适时地退让。因为退让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准备、去应对。同时退避三舍也提醒我们要有远见卓识,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我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得失。

与战役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1、围魏救赵: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典故: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进攻赵国,围住赵都城邯郸。赵成侯知道难以抵挡,就把中山献给齐国。齐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兴兵救赵。孙膑扬言要进攻魏国襄陵,庞涓中计回兵救襄陵中了孙膑的伏击,解了赵国之危。

2、暗度陈仓: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典故: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3、背水一战:

比喻在艰难情况下与敌人决一死战。

典故:西汉三年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刘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用计将其引至河边,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刘歇,消灭赵国。

4、破釜沉舟: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典故: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5、四面楚歌: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典故: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6、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典故: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秦军。苻坚登上寿阳城,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秦军大败,在溃逃中听到风声或鹤叫声,看到草木阴影,都以为是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