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诗词大全

 > 

知耻而后勇出自哪里

知耻而后勇出自哪里

2024-01-30 17:24:47 1203浏览

“知耻而后勇”是一条重要的为人处世哲理,大致意思指,知道羞耻后就接近勇敢了。这句话强调了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你知道这句话出处是哪里吗?

知耻而后勇出自哪里

知耻而后勇,出自《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知耻而后勇的详解:

直意是:知道耻辱、思考耻辱后产生勇气。大意是:只有牢记耻辱,思考耻辱的原因,卧薪尝胆,时刻警醒,才能洗却耻辱,自立自强。起源:“知耻后勇”语出圣贤孟子,又说“知耻而后勇”。“知耻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语出《中庸》。儒家把“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知耻而后勇的启示:

孟子云:知耻而后勇。指的是一种在遭受磨难与打击后,在困境面前,毫不气馁、决不后退、决不自暴自弃,而是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

耻辱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既是一种障碍,又是一种锻炼。人似乎在知耻后,才可能有卧薪尝胆的决心和勇气,否则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固步自封,只能是愈发失败。

认识自己似乎是战胜自己的前提,不知己不知彼如何能取得胜利?很多时候我们都自认为很了解自己,忙碌中无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殊不知最容易被欺骗的恰恰是自己。我们总善于为自己编织很多自欺欺人的借口,披上很多自我保护的外衣,结果一阵纷乱之后被打倒的竟是自己。

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胜利一样。不要见不得失败,很多事物都是这样,有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输了没关系,重要的是不服输。

所谓耻者,不足也。知不足而后勇,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可成大勇。

秦穆公曾三败于晋,誓不服输,养精蓄锐,发愤图强,终杀败晋军,威震诸侯。

越王勾践被俘吴国,养马多年,卧薪尝胆,历尽磨难,终横扫吴国,成就霸业。

宋岳飞不忘“靖康之耻”,率军转战疆场,精忠报国屡立汗功,名扬千古。

清蒲松龄曾屡试落第,受尽嘲笑,矢志不渝,励精图治,终著《聊斋》,世代留芳。

孟子认为“知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底线和不可跨越的道德标准。

儒家讲君子知荣辱,其重要标准之一是对于自我内在德行的修养。荀子将自己的道德品质不好视为羞耻的事情,不将被人污蔑看成羞耻;认为不诚实是羞耻的,不将不被人信任看成是羞耻的;把自己的无能视为是羞耻的,不将不被重用看成是羞耻的。

也就是说君子重视内在德行,认为自我修养的良好表现才是值得光荣的事情。荣辱的到来必定与德行是相应的。但只依靠德行对加强个人的荣辱意识并不足够,故孔子就曾提出,除了用道德引导,还要用礼法约束,使之产生羞恶之心从而向善,并进一步构建个人荣辱机制,使之上升为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有用手段,是儒家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