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开卷有益是谁说的

开卷有益是谁说的

2024-01-18 17:01:25 493浏览

开卷有益是指打开书本阅读,即能得好处,寓意读书总有好处。宋太宗的治国有方,恰与他的酷爱读书分不开,这正如太宗本人所说的“开卷有益”。下面是整理的开卷有益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开卷有益是谁说的

开卷有益,朕不辛苦。这话出自宋太宗赵光义之口。

典故

宋太宗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是五代以来首位非武人做天下的皇帝。

宋太宗赵光义认为:“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因此,他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事业。他曾多次下诏购求亡佚书籍,而且先后组织一批文人编纂了几部大型类书。

宋太宗自己非常喜欢读书,他特别设置侍读官之职。尽管他日理万机,却仍每天坚持读3卷《太平御览》,即使是某一天因事耽搁了,日后也要抽空补上。当时宋琪等人对他说,每天读三卷恐怕太疲倦了。宋太宗说:“开卷有益,我认为实在不算是一件辛苦的事。”《太平御览》1000卷,太宗皇帝硬是通读了一遍。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该书始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55部555门而编为千卷,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代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该书初名为《太平总类》,因为太宗皇帝通读而改名为《太平御览》,今天我们仍然用“开卷有益”来鼓励人们读书,其典故便从宋太宗而来。

宋太宗赵光义简介

赵光义(939一997),即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他是后周司徒赵弘殷的第三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他本名“匡义”,宋朝开国后为避其兄赵匡胤名讳而改名“光义”。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十月十九夜,兄弟二人在宫内饮酒,期间“烛影斧声”,次日凌晨四更天,兄赵匡胤突然驾崩。因有“全匮之盟”,赵光义匆忙继位登基。登基之后又改名“旻”(音min,意:秋天,天空)。

早年经历:

赵光义出生于开封府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是宋宣祖赵弘殷的第三个儿子,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他在年轻时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和武艺,参与了陈桥驿兵变,帮助哥哥赵匡胤夺取了皇位。

政治生涯:

赵匡胤即位后,赵光义被封为殿前都虞候,后来因征讨李重进有功,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在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国的过程中,赵光义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曾参与多次军事行动,包括攻占太原,消灭北汉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即位为帝:

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去世,赵光义在次日被立为皇帝,即宋太宗。他的即位虽然有些突然,但也得到了朝廷和军队的支持。

治国策略:

赵光义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哥哥赵匡胤的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他还实行了科举制度的改革,选拔人才的殿试制度,鼓励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军事上,他击败了辽国的入侵,巩固了边疆安全。

文化成就:

赵光义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他本人也创作了不少诗歌。在他的支持下,宋朝的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文学和艺术作品在这一时期涌现。

晚年和去世:

赵光义在晚年时,由于身体多病,开始将政务交给儿子赵恒(后来的宋真宗)处理。公元997年,赵光义病逝,享年五十八岁。他的去世为宋朝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光义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智慧和治国策略,他在位期间的政策和改革为宋朝的长期稳定打下了基础。他的统治也标志着宋朝作为一个强盛朝代的开始。

开卷有益

读音

kāi juàn yǒu yì

解释

卷:书本。打开书本阅读就有好处。指只要读书就能受益。

出处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开卷有益的启示

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品味,培养思维,扩视野,从小书本走向大世界。书籍引着我们人生的航向。

读书,提高了我们对优美句子的积累。从初中到高中的两位语文老师,每周都会让我们摘抄一些好句,我便有的时候会去读《假如我有三天光明》,《鲁宾逊漂流记》等课外图书,这样可以提高我的写作水平,等到考试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不会觉得杂乱无章,无从下笔。

读书,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有位名人说道:”读书能使人头脑充实“。课本的知识通常都是有限的,而课外的知识是无限的,我们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使我们的知识面广泛。如同科学实验,要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才能得出想要的结果。

读书,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书中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院的小豆豆,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从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孩子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多亏了小林校长的不懈努力,让小豆豆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读完这篇文章,让我学会了欣赏,赞美和鼓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成就一个完美的自己。

读书,使我们更加敬佩那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读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这本书,书中很多的英雄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伟大历程的道路上,做出了非常大的取舍,舍弃了属于自己的小家,成就了这个大家庭。新中国现在能够发展的这么好,离不开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让我非常钦佩这些英雄们。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们更要刻苦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向这些英雄们看齐,希望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为自己祖国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

怎么做到开卷有益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陶渊明的读书技巧是“不求甚解”,要注意的是,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可不是马虎、含糊之意,而是指读书不要拘泥于章句之中,因小失大。

很长一段时间,这种读书法都被看做是不认真、囫囵吞枣。其实,当现代人面对海量的书籍和有限的阅读时间时,大体都可以“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如果对所读之书,本本都“熟读精思”,不仅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那个必要。

作为一种读书方法,“不求甚解”的得益者并不少见。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载,“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结果“不求甚解”的诸葛亮在学问和成就上,都超过了“务于精熟”的三人。当然,对名著经典或者专业书籍,该精读的还得精读,该熟记的还得熟记。

随读随作笔记。这不仅大有助于记忆,而且是自己考试自己,看看到底有何心得。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最好找些有关于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老舍

老舍先生在读书的时候,曾遇到“随看随忘”的问题,光翻动了书页,而没吸收到应得的营养,好似把美食用凉水冲下去,没有细细咀嚼。后来,为了“矫正”这个问题,他采用了上述的方法。边读书边做笔记,读书多了,再翻翻旧笔记看一看,就能发现昔非而今是,对事物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了解这种变化,我们也就有了进步;而阅读更多相关作品,能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理性地看待这本书,减少自身观点的偏见。去掉偏见,才能够吸取营养,扔掉糟粕。

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林语堂

作家林语堂认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他有一天晚上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读完后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

此外,林语堂心中“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始末的读物。例如,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并不是“读书”,因为一般阅报者几乎都只注意到事件发生或经过的情形,难以做到沉思默想,在体悟的同时获得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