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是什么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是什么

2024-01-10 17:31:31 259浏览

在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文天祥的这首《过零丁洋》是重点中的重点,不仅要求全文背诵,而且要求学会赏析。你还记得过零丁洋的全诗是什么吗?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是什么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文天祥的详细介绍: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过零丁洋的写作特点:

慷慨陈词,以诗述志。

《过零丁洋》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诗人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心,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颠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束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过零丁洋的相关练习题:

1、这首七言律诗是文天祥被押解路过零丁洋时所作。“零丁”二字表现了诗人孤苦无依的样子。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2、本诗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有关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经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3、请简要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同时句式整齐,音律和谐。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运用双关、对偶的修辞手法,巧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境况危苦,表达了诗人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请分析其所蕴含的感情。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作者舍生取义、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