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语法

 > 

钟繇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

钟繇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

2023-12-14 12:41:41 381浏览

钟繇是三国时期魏国重臣,著名书法家,被后世奉为楷书鼻祖。钟繇生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卒于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钟繇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

钟繇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

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钟繇简介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以功迁前军师。魏国建立,任大理,又升为相国。曹丕称帝,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后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明帝继位,迁太傅,进封定陵侯。太和四年(230年)卒,谥曰成。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庭庙。

人物生平,早有贵相

钟繇幼时相貌不凡,聪慧过人,曾与叔父钟瑜一起去洛阳,途中遇到一个相面者,相面者看到钟繇相貌,便对钟瑜说:“这个孩子面相富贵,但是将有被水淹的厄运,请小心行走。”

结果,走了不到十里路,在过桥时,钟繇所骑马匹突然惊慌,钟繇被掀翻到水里,差点被水淹死。钟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话应验,便越来越欣赏钟繇,供给他钱财,使他专心学习。

谋助献帝

后来,钟繇被察举为孝廉,任尚书郎、阳陵县令,因病离职。

又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当时,汉献帝在西京长安,大将李傕、郭汜等专权,阻断了献帝和关东的联系。

初平三年(192年),兖州牧曹操任派遣使者至长安上书。

李傕、郭汜等人认为:“关东想自立天子,现在曹操虽然派使者来,并非出于他的真意。”

于是商议扣留使者,拒绝接受曹操的诚意。

钟繇劝李傕、郭汜等人说:“当今英雄并起,各自假托帝命辖制一方,只有曹兖州是心里想着王室,如果拒绝他的忠诚,这不是符合将来愿望的办法。”

郭汜等人因为钟繇的这番话,加以优厚地报答,从此曹操才得以派使者和汉帝取得联系。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胁迫献帝,钟繇与尚书郎韩斌共同谋划献帝出逃。

同年,献帝逃出长安,成功东归,钟繇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后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根据之前的功劳封东武亭侯。

稳定关右

建安四年(199年)命钟繇以侍中的身份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将后方事务委托给他,特别授予他不受制度拘束的权力。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钟繇送去两千匹马供给军用。

建安七年(202年),南匈奴单于在平阳作乱,钟繇率领各路人马包围他们,未能攻下;而袁尚所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抵达河东,人数众多。钟繇发兵进击,将其打得大败,斩杀郭援,并降服单于。

建安十年(205年),卫固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人一同作乱,钟繇又率众将将其击败。

自从献帝西迁,洛阳百姓减少将尽,钟繇将关中民众迁徙过来,又招纳逃亡叛离的人口来充实,几年之内百姓户口逐渐充实。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征讨马超时,因钟繇充实了人口,得以用来保障供给,便上表任钟繇为前军师。

魏室元勋

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国建立,以钟繇任大理,又升为相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钟繇受魏讽谋反案牵连,被免官。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即王位,钟繇又任大理。

同年,曹丕称帝,改任钟繇廷尉,进封崇高乡侯。黄初三年(223年),代贾诩为太尉,转封平阳乡侯。

当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同是曹操时的名臣。曹丕在一次退朝后对旁人说:“这三公,都是一时的伟人,后世大概难以为继了!”

年高德望

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钟繇进爵为定陵侯,增邑五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一千八百户,又迁为太傅。

太和四年(230年),钟繇去世,享年八十岁。

曹叡身穿素服前往吊唁,谥号“成”。正始四年(243年),钟繇得以配享曹操庭庙。

钟繇代表作

《宣示表》 

俗话说,不学《宣示表》,难通古法,从古到今有多少书法大家从《宣示表》中汲取营养,甚至可以说,没有人能忽视或绕过《宣示表》的精华。

《宣示表》,是“楷书第一人”钟繇代表作,钟繇为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连王羲之这样的书法大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娟秀古雅小楷中有浓重的隶书波磔意趣,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只钟繇一人而已。《宣示表》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

《荐季直表》

《荐季直表》钟繇七十岁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此表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表奏。原墨迹本传于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时为一英兵所劫。后辗转落入一收藏家手中,又被小偷窃去埋入地下,挖出时已腐烂。明代刻入《真赏斋帖》,清代刻入《三希堂》,列诸篇之首。

此帖或为唐人根据原本所摹,或为伪托,但应属“伪好物”。由于它具有钟书的基本特征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故得到书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如陆行直说:“繇《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王世贞认为,在此帖显世之后,“天下之学钟者,不再知有《淳化阁》”(指《淳化阁》所载钟繇诸刻帖)。此帖笔画、结字都极其自然,章法错落。梁武帝等所说“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以及“行间茂密”等于此帖表现最为鲜明。钟繇所创造的“钟体”,同王羲之的“王体”是我国书法史上两个历久不衰的艺术典型,影响极其深远。

《贺捷表》

《贺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钟繇的书法,是较可靠的传世文人书中最早的作品。看此帖,其字尚未脱尽隶书笔意,但已属楷体。徐邦达先生认为,此帖的体即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所提到的“八分楷法”。此帖“获”字的末笔,“舍”字的第一、二笔等,隶字的特点都还十分明显。钟繇的字以书写自然,风格古朴,以及章法结字的茂密幽深著称。这些,在此帖中都可约略见到。

钟繇小楷特点

一、用笔特点

1、字形较扁

我们知道隶书的字形特点就是较扁方,化圆为方,钟繇的小楷也是来自汉隶,因此其中包含的隶意,也让他的书风典雅庄重。

2、笔画留有雁尾

在钟繇的小楷中很多笔画的处理上,还保留着隶书的雁尾,《荐季直表》中的雁尾表现的最明显,比如“俾”字中间的横等。

3、横画平直

在书法的发展过程中,现代字的横画已经逐渐向右上方抗肩,而钟繇的横画趋于平直,或是向下书写,更能增添古意,比如“臣”字的最后一笔等。

4、撇画饱满

在书写撇画时,撇的发力点越向下,线条就会越浓郁饱满,显得整个字古意十足,敦厚平和。

5、钩的角度

随着书法的演变,钩角度逐渐向上倾斜,而钟繇的小楷中钩的角度趋于平缓,这也是钟繇楷书的技法之一,比如“可”字的竖钩的钩角度趋于短促平和。

钟繇轶事典故

魏时人钟繇,字元常。小时候他跟随刘胜去抱犊山,学习了三年书法。钟繇常跟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人一起谈论书法。一次,钟繇向韦诞借《蔡伯喈笔法》看看,韦诞没有借给他。钟繇生气捶胸,口吐鲜血。魏太祖取出五粒灵丹让他服下,救了他一条性命。

韦诞死后,钟繇命人盗掘他的坟墓,终于得到了这部《蔡伯喈笔法》。从此,钟繇的书法日见长益,更趋精妙。钟繇全神贯注地研习书法,有时躺在床上用指书写,常常将盖在身上的被子穿破。有时上厕所,竟然忘记出来。他看到各种物件都想到书法,试图将它们书写,描画下来。

钟繇特别善于模仿曹喜,蔡邕、刘德升的书法。他的真书,可称绝世佳品,刚柔兼备,点划之间,往往书出神来之笔。可以说是幽深无际,古雅有余,自秦汉以来的的诸位书家,没有超过他的。

钟繇的行书稍逊王羲之、王献之。他的草书位列卫诞、索靖之下。论到他的八分书,前有魏武帝的泰山受禅碑。因此,钟繇在书法中造诣最高的还是真书。钟繇死于魏明帝太和四年,享年八十岁。钟繇隶书、行书已达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八分草书也至臻妙品。现存有钟繇遗留下来的书法珍品十二种,神笔巧运,奇品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