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选自什么童话
《灰姑娘》讲的是一个被后母虐待,由灰姑娘变成王子未婚妻的童话故事。流行的灰姑娘故事出自德国格林兄弟所著的《格林童话》中。但这是他们搜集整理而非原创的故事,另外一本法国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中也收录了这个故事。
灰姑娘选自什么童话
《格林童话》。《灰姑娘》(法语:Cendrillon;英语:Cinderella;德语:Aschenputtel),是一本著名的童话。灰姑娘也是这一故事的女主角。该故事在世界各地流传广泛,亦拥有许多不同版本,各版本之间有时差别很大,其中以1697年《鹅妈妈的故事》和1812年《格林童话》中的版本最为人熟知。
灰姑娘简介
灰姑娘饱受继母和两个姐姐格蕾丝和乔伊的虐待,她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梦想着有一天能过上好生活。此时,国王和王后准备举办一个盛大舞会,为他们的儿子——王子找位终身伴侣。王子疑惑何时才能找到真爱,国王向他保证他的真爱即将来临。
在舞会举行的那天晚上,灰姑娘也幻想着能够参加。她的仙女教母刚开始跟她开玩笑,说她怀揣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随后奇迹般地变出一套华美的礼服和一辆漂亮的马车送给灰姑娘,灰姑娘也向仙女教母证明梦想的确可能实现。灰姑娘穿着新衣坐着马车开心地去参加舞会,但仙女教母提醒她魔法只能持续到午夜。
在舞会上,王子邀请一位神秘的美人共舞,没人知道这位神秘的美人就是灰姑娘。格蕾丝和乔伊妒火中烧,批评王子选择舞伴的眼光。灰姑娘和王子都惊奇地发现:他们虽然相识只十分钟的时间,却已深深爱上了对方。当午夜即将来临时,灰姑娘急匆匆地逃走,只留下一头雾水的王子和一只玻璃鞋。
第二天,灰姑娘梦幻般地回忆起她在舞会上的奇妙经历,两个姐姐格蕾丝和乔伊认为她不过是在白日做梦,但又惊诧于她的精准描述。使者报告王子的莅临,王子拿着那只玻璃鞋在四处寻找他神秘的爱人。多疑的继母让灰姑娘到屋外干活,这样灰姑娘就无法破坏格蕾丝和乔伊嫁给王子的机会。但此时,魔法再次奏效,王子认出了灰姑娘,这让灰姑娘和仙女教母非常高兴。王子将玻璃鞋穿到灰姑娘的脚上,恰好合适。
从此,灰姑娘和王子非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灰姑娘的形象的塑造
1、灰姑娘被描述为一个善良、纯真且富有美丽的内心的女孩。她拥有一颗温暖的心灵,对待他人充满仁慈和善意。命运对灰姑娘并不公平,她失去了双亲,被恶母和姐姐们虐待,被迫成为家中的仆人。她的命运似乎注定了她要过着贫困和受虐待的生活。
2、灰姑娘在家庭中承受了许多不公平和虐待,但她从未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和善良的品质。尽管被迫做家务劳动,她从不抱怨或怨恨家人,而是保持了一颗宽容和善良的心。她展现出勇气和坚韧的品质,通过努力工作和忍耐来面对家庭中的压迫和不公。
3、探讨灰姑娘如何通过坚韧和自主行动来应对困境灰姑娘展现了坚韧的精神,她不屈不挠地忍受着恶母和姐姐们的虐待,并没有放弃追求幸福的希望。她并不依赖他人的援助,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来克服困难,例如完成家务和承担责任。当机会来临时,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参加王子的舞会,展现了她的自主和勇气。
灰姑娘的鞋子
在各版本中,对灰姑娘最后落下的鞋子的描述不尽相同。格林兄弟的版本中,鞋子是金子做的;而夏尔·佩罗的版本中,灰姑娘穿的则是玻璃鞋。
玻璃鞋的说法存有一些争议。据若干版本,当时灰姑娘的鞋其实不是verre(玻璃)的,而是vair(松鼠毛皮)做的,但两个单词的发音却恰好完全相同。
1697年,夏尔·佩罗的版本曾提到“la pantoufle de verre”(玻璃鞋),这一说法似乎有其道理,因为苏格兰的、加泰罗尼亚的与爱尔兰岛的旧俗中常常有玻璃或晶体鞋子的制成。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与李特雷(?mile Littré)曾经建议采用松鼠毛皮vair的写法而非玻璃verre,但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因为从来都没有人使用松鼠毛皮制作鞋子,况且穿松鼠毛皮的鞋去参加舞会并不妥当。在十七世纪,夏尔·佩罗的时代,对一般人而言,玻璃是个很少见和珍贵的物质。况且,若要穿玻璃鞋子的话,鞋子的大小必定要与脚完全符合,更显见其特殊性。因此,选用“玻璃鞋”而非“松鼠毛皮鞋”就显得更为合理。
《格林童话》简介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
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在国内,日本,中国台湾也有根据《格林童话》创作的故事集。
《鹅妈妈的故事》简介
法国古典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珍品,只要写几个篇名,你们就知道它们何等有名了:《小红帽》、《蓝胡子》、《睡美人》、《美人和怪兽》……《鹅妈妈的故事》多取材于法国和欧洲的民间传说,佩罗并没有停留于简单的收集整理,他在保留了民间文学对比鲜明、极富幽默感的生动情节的同时,在改写中进行了补充、发挥,把口头文学所欠缺的形象刻画和生活图景描写引进情节之中,使其更加曲折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