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人文地理

 > 

白杨礼赞是什么体裁

白杨礼赞是什么体裁

2023-11-30 18:37:22 404浏览

提到白杨树,很多人会想到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白杨礼赞中作者通过对白杨的描写,表达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白杨礼赞是什么体裁

抒情散文

这篇散文不仅思想内涵丰裕,在艺术上也极具感染力。作者以白杨树象征“真人真地”,立意奇妙,在画面上的形象和气势,既明朗而又委婉。为了突出白杨树,作者在环境描写上颇有讲究,衬托了白杨树的壮丽、挺拔的气质和形象。

抒情散文:

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虽然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而强烈的抒情感为其突出的特点。它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一般都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景物,作者也赋予它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白杨礼赞中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多次出现作用

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 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 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 是很平凡。

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显示它很平常;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显示它是不平凡的。

白杨礼赞作者简介

1896年7月4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茅盾,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玄珠、方壁、郎损等。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新颖的家庭,从小接受新式教育。他考上北大预备学校,毕业后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走上了中国文艺改革的道路。

1928年,茅盾开始文学创作生涯,完成了《蚀》三部曲。1928年7月,他东渡日本,期间著有《神话杂论》《西洋文学通论》《北欧神话ABC》《中国神话研究ABC》等。

20世纪30年代,茅盾回国后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及杂文、文艺短评和作家研究专论。

1940年5月,茅盾来到延安,曾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到重庆、香港、桂林等地。此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霜叶红于二月花》、剧本《清明前后》、散文《白杨礼赞》等。1946年3月,他到上海,主编《文联》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