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

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

2023-11-29 17:15:02 329浏览

司马光是我国历史上十分著名的一个人物,是个品德学识各方面都十分出众的人物,《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吗?

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

上官尚光。

“司马光砸缸”出自《宋史》。“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热爱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头也不回,撒腿就跑。而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去,水缸破了一个洞,水涌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

上官尚光

上官尚光,男,“司马光砸缸”故事中被司马光救出的孩子。公元1026年,他在河南光山县与幼时司马光等一起玩耍时,不慎掉入水缸中,随后被司马光砸缸救出。

上官尚光长大后成了一名富商。他移居到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城西龙堤南坡。为了感恩,上官尚光建造了一座亭,名曰“感恩亭”,并在家谱中记载此事。后人为了纪念此事,遂将此坡改称上官岗或尚光岗。

相关争议

司马光砸缸的地方目前有三种说法。这三种说法,争议的焦点主要是“司马光砸缸”这一年司马光居住在什么地方、是否与父司马池在一起。司马光的童年时期,司马池曾任光山县令、安丰酒税、小溪县令、河南府司录参军事及其通判留守司、群牧判官,这期间司马光是否一直跟随,史料上没有记载。但作者清风认为,“洛阳说”“凤台说”只能是推测,“光山说”比较可信,因为司马光出生在光山,司马池当时频繁调任,生活很不稳定,几乎一两年换一个地方,不太可能一直把家眷带在身边。

“光山说”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出生。出生地是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县),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担任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

“洛阳说”

司马光砸缸救人发生在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也就是司马光7岁的时候,当时司马池任河南府留守司通判(知府副手),因河南府在洛阳,这时司马光应该随父在洛阳。

“凤台说”

司马光5岁时,司马池奉命离开光山县到安丰(今安徽寿县西南)做官,把家搬到淮南西路寿州(今安徽凤台)。

争议后续

2008年,为了避免争议,光山县申请将司马光出生于光山的史实写进中小学语文教材。经专家审慎考证后,2009年教育部同意了申请。从此“司马光砸缸”这个历史典故正式落地河南光山,成为光山县最响亮的宣传名片。

司马光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同时也是北宋时期与王安石新法对抗的守旧派大臣的代表。世人称其为“涑水先生”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当时正好在当光山县县令,所以就给司马光取了“光”这个名字。司马光自幼聪慧,早早就受到司马池的专心教导,七岁的时候不仅能背《左氏春秋》,同时还能通晓书中想要表达的意思。

北宋宝元年间,司马光进士及第,在宋仁宗一朝正是进入官场,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神宗四朝,是北宋中期当之无愧的四朝重臣。

司马光的政治生涯,几乎都伴随着王安石的变法而起伏的。这一点在宋神宗之后的几代,表现的十分明显。

从宋神宗宣布进行变法之后,支持新法的新党人士和反对变法的守旧派人士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斗。随着最高统治者对新法态度的转变,两党相斗的结局也随之发生转变。

宋神宗本身就是最先提出变法的统治者,在他的支持和默许之下,王安石站起来开始提出变法。司马光是守旧派的代表人物,反对随意改变祖宗之法,所以对于王安石的一系列新法进行反对。以两人为首的朝廷官员在皇帝面前争论,最终以王安石的胜利而告终。

当时宋神宗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却遭到了司马光的坚决抵抗,不前往就职。熙宁三年,外放出知永兴军。熙宁四年干脆就退洛阳,在洛阳居住,暂避王安石的风头,选择了一心一意的修撰《通鉴》。

元丰八年宋哲宗上位,高太皇太后听政,任用守旧派大臣,反对新政,司马光被重新任用,召回京城主持国政,司马光被高太后任命为尚书左仆是兼门下传郎。在司马光当政期间,废除宋神宗一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新政。一干新党人士,在这期间也纷纷被罢黜,旧党重新抬头。

不过当宰相没有多久,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司马光就因病去世。死后朝廷追封他为“温国公”,上谥号“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