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选自什么小说集
《社戏》,是鲁迅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最后一篇,大家都很熟悉,中小学语文课本经常会选到这一篇。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鲁迅的这篇《社戏》吧。
社戏选自什么小说集
《呐喊》简介
《呐喊》收录了鲁迅从1918年到1922年所著的14篇短篇小说,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首次出版,销量很高,被新潮社列为“新潮文艺丛书之一”,之后在第三次出版印刷时,被北新书局列为“乌合丛书”之一。
书中包含《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文章,描绘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反映了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以及对被封建文化残害的底层群众的无知与麻木的痛斥。
《呐喊》是中国反封建革命的一面镜子,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现实的社会悲剧,鲁迅在书中以先驱者的姿态高声呐喊,解放了国民思想,声援了新文化运动,鼓舞了五四时期无数的青年知识分子投身到思想革命中去,是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代表作之一。
《社戏》为何会被收录在《呐喊》最后一篇
众所周知,鲁迅在描写他所处时期的妇女儿童,或者是一些农民的现状时,并不是非常平和的。他甚至会用一些非常刻薄,甚至是犀利的笔触,去故意的讽刺周围愚昧的状况。而且有很多在小说当中出现的儿童的形象,也大多是愚钝懦弱的。但是《社戏》却不同,在这篇小说当中,所出现的每一个小伙伴都是天真可爱的,也都是令人欢喜的。鲁迅在描写社戏的时候,将读者都不由自主的带入到了那个欢快的时期,给大家展现了一个非常温暖的童年。这也是《社戏》会被收录在《呐喊》集最后一篇的原因之一。
因为收录者和作者都想让这篇小说集,以一个非常美好的结局收尾。所以他们就把这篇充满着温暖,以及有着更多美好感情的温馨小说放在了最后一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鲁迅在描写《社戏》的时候,更多的是希望展现出童年的温暖,也想要描述出自己的小伙伴,那个时期的孩童,是多么天真又多么可爱啊。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鲁迅这么的怀念小时候看的那出社戏,也许就是因为他太过于怀念自己的童年,才会将那一出戏加上美好的滤镜,并不是“戏好”,而是“童年好”。
《社戏》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社戏》以鲁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主要讲了他童年在家乡的趣事和家乡的民俗风情,由盼看社戏到去看社戏再到怀念社戏,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孩子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任命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反映了鲁迅对故乡的热爱,对美好童年的向往,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这篇小说构思巧妙,结构严谨。着重表现的是“我”对都会和农村两种生活情景、两种人情人际关系的不同感受,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