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植树的牧羊人内容概括

植树的牧羊人内容概括

2023-11-25 13:45:54 469浏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有一篇奇特的小说,名叫《植树的牧羊人》。本文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

植树的牧羊人内容概括:

文章讲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一位50多岁丧亲的牧羊人,去阿尔卑斯山高地牧羊,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37年如一日的在那里种树,用自己的双手和坚忍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富裕的村庄的故事。

本文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事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达了一种保护自然改变自然的思想,呼吁人们只要坚持不懈地种树,辛勤耕耘,一定会收获幸福。

赏析植树的牧羊人人物形象:

作者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来突出牧羊人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做事严谨的形象,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

植树的牧羊人的体裁是什么?

小说。

小说是通过描写环境、叙述情节、塑造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环境、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神情等正面描写。鲁迅的《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反映祥林嫂的精神一步步被压垮;鲁智的“打甚鸟紧”反映鲁智深是一个粗人;《药》中康大叔卖人血馒头的一系列动作,传神地刻画了他凶残贪婪的本性;《项链》中对马蒂尔德一大段的心理描写,揭示了她的虚荣。

(2)分析故事情节。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可以把握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行为、心理,从而更好的理解人物性格。《雷雨》中周朴园在三是年后与鲁侍萍重逢的时候要撵走鲁侍萍,说明他所谓的记得鲁侍萍的生日,保留鲁侍萍的生活习惯是多么的虚伪。

(3)分析典型环境。小说中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除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之外,更可以烘托人物,揭示主题。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一开始描写鲁镇的酒店格局和不同客人的情况,表现了贫富的悬殊和阶级的对立,以揭示悲剧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对主题(中心思想)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分析环境描写,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按时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发展。

让·乔诺简介: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