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是哪个朝代的大臣
在中国历史上党政最严重的时代,名臣和奸臣层出不穷,严嵩便是其中之一。在历史记载中,他是当时朝代的六大奸臣之一,作恶程度非常深。
严嵩是哪个朝代的大臣
严嵩,字惟中,是明代著名的大臣,其出生于1480年,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
详细介绍:
严嵩(1480—1569),明朝奸臣,字惟中,号介溪,分宜人。1505年进士,被授编修。因权奸刘瑾当政,他便引病归乡隐居,写了大量诗文,名声很高。10年后,他被召回朝,任国子监祭酒。他抓住世宗让他去湖广祭告皇父的机会,大讲祥瑞,请奏撰文刻石,深得世宗欢心。由于会阿谀奉承,世宗又相继任他为南京礼部、吏部尚书、英武殿大学士。以六十二岁高龄,得为首辅。1539年后,世宗嘉靖皇帝沉迷道教,二十年不理朝政,严嵩作为首辅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杀害忠臣,对边事忽视,边防废驰,财政枯竭,国家汲汲可危。尤其在70岁后,他因年高体弱,把朝政交给儿子严世蕃处理。严世蕃依仗权势,买卖官职,横行霸道,搜刮珍宝,致人家破人亡而不惜,引起众怒。三年后,严世蕃因通倭罪被杀,严嵩被召令乞食回乡。
严嵩有关的两则轶事:
(一)老僧辨奸
严嵩还是书生的时候,和王敏斋住在菩提寺东院读书。
这天,两个人一同看《荆轲传》,读至樊于期自杀一段,严嵩嘲笑地说道:“这个人太傻了,也不知道荆轲刺杀秦王能否成功,就把自己的头颅送给了他,这也太儿戏了。”王敏斋却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壮二,为了报仇,连自己的命也在所不惜,真的令人钦佩!”居然为樊于期的死落下了眼泪。
后面又读到易水河畔,众人白衣白帽送别荆轲一段,严嵩又大笑着说道:“既然知道一去不复返,还要让荆轲去刺杀秦王,太子丹也真是愚不可及!”王敏斋却又哭着说道:“壮士一行,风萧水咽,众人击筑高歌,何等悲壮,千百年后还让人觉得悲痛!”
接着读到秦王被荆轲追杀,绕柱而逃,拔出背后的剑砍伤荆轲,荆轲坐在地上高声痛骂秦王时,严嵩更是笑得上不来气了:“这真是一个不能成事的人,不在秦王绕柱子跑的时候把他杀掉,白白耽误时机,只能骂人了事。”王敏斋则哭得泪水沾湿了衣襟:“大英雄一心报答知遇之恩,临死也毫不畏惧大义凛然。铜柱旁边虽然一击不中,但也足以让秦王心惊胆寒了!”
两个人读着书,一个笑,另一个哭,声音很大。菩提寺的老和尚在外边侧耳倾听了好久,感叹道:“哭的那个人是性情中人,笑的人更是深不可测啊。二十年以后,谁是忠臣谁是义士,就会一览无遗了。”
这以后王敏斋做过中牟县县令,为官清明,名声很好。而严嵩却成了一代奸相,以青词讨好嘉靖皇帝,专权误国,培植党羽,陷害忠良,成了明代最有名的奸臣。
所以过去一直说愚忠愚孝,这话不无道理。古代的乱臣贼子,哪一个不是聪明绝顶的人?因而历史上往往取士不注重才能,而更注重品德。即便是在今天,也是值得人深思借鉴的。
(二)贫儿学谄
严嵩大权在握以后,到处培植亲信扶持党羽,而那些善于投机献媚的人也纷纷上门投靠,不少人甚至拜严嵩做义父,甘心成为走狗。
每天晚上,严家门庭若市,严嵩坐在大厅里,前来投诚献媚的人一个接一个前来拜见。见到严嵩以后,都远远跪倒在地,爬行到严嵩面前,匍伏在地,满口谀媚之词,争相邀宠。严嵩被他们奉承得浑身舒畅,就随口封以高官:“某处侍郎空缺,你去上任,某部谏议大夫缺任,你去补上。”这些献媚的人无不叩谢感恩,站在严嵩身边,百般奉承,样子不一而足。
这天,大厅里依旧围满了人,忽然听到屋顶上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众人抬头一看,屋梁上有一个人,一时慌不择路,从上面掉落下来。众人见他身上穿得破破烂烂的,站在地上一句话也不说,怀疑他是一个小偷,打算把他送到官府。
这个人来到严嵩面前,扑通一声跪下,说道:“大人明鉴,小人我不是贼,我是个要饭的。”严嵩很奇怪:“你既是要饭的,怎么会来到这里?”这个要饭的说道:“小人来这里有不得已的原因,请允许我如实禀报大人。”
严嵩让他把原因说出来。要饭的人说道:“小人名叫张禄,在外面乞讨为生。和我一同乞讨的还有一个叫钱秃子的人。每年春天,商人们都会聚会,钱秃子去找他们乞讨,那些人都会给他许多钱米,我也去乞讨,虽然也能讨到一些,但是总没有钱秃子要得多。我就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我们这些要饭的,要有媚骨,有佞舌,这些你都不会,怎么能指望比我要得多呢?’小人请他教会我这些,钱秃子不愿意。我就想着大人家里,每天上门的都是善于献媚,极会阿谀奉承的人,他们这些人最适合做我的师父。”
严嵩听了哈哈大笑,命人放了张禄,还让身边的人把他带去,每天轮流教授他。不到一年,张禄学会了一身谄媚的技术,回去重操旧业。此后张禄乞讨的收获,果然远远多于钱秃子。
严嵩的主要罪行:
一、迫害忠良:进谗言使陕西总督曾铣和首辅夏言被杀。
二、劳民伤时:为讨崇道教的明世宗欢心,他劳民伤财营建斋宫秘殿,工场二三十处,役匠军士共约十万人,耗资二三百万两(时国库收入仅二百万两)。
三、铲除异己:除去政敌仇鸾后,他又与儿子严世蕃将弹劾他的沈链(沈链弹劾其要贿鬻官、沽恩结客、妒贤嫉能、阴制谏官、擅宠害政)和杨继盛(弹劾其十罪五奸)杀死。
四,祸国殃民:败坏朝纲,“政以贿成,官以赂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