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字词赏析

 > 

露从今夜白下一句

露从今夜白下一句

2023-09-11 16:13:32 287浏览

白露是天凉的象征,也勾起了文人雅客的浪漫情怀。唐人李白写有痴情一片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宋人秦观也诵有意境深远的“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而“露从今夜白”也是唐代诗人杜甫对白露的一种描写。

露从今夜白下一句

月是故乡明。

全文翻译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哀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今天夜里就正式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我自已故乡的最亮最明了。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我虽然有兄弟却都在战乱中分散了,我无家可归,无法探问兄弟的死活。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我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更何况安史之乱的战争还没有停止。

全文赏析

此诗约写在乾元二年(759),杜甫在秦州时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山东、河南都陷于战乱中,杜甫的两个弟弟都在这一带。由于战乱,音讯阻隔,所以引起杜甫的怀念和忧虑。

诗的起头突兀,题目虽点明在月夜,但开头没有写月,而是写了戍边、深夜的鼓声,写了战乱期间道路阻隔无行人的凄凉情景,从而过渡到对弟弟的怀念。诗人把怀念之情放在战争的大背景中,表示了杜甫并非一味儿女情长,而是系心于国事与家事之间。在此非常期间,“边秋一声雁”,深秋雁声,一方面渲染了战乱时期浓重的凄凉气氛,同时,大雁能为人传递信物,更能勾起诗人怀念兄弟之情。而时令正逢白露季节,所谓“春霜秋露动时思”,身经离乱,弟兄分散,所以在白露季节,明月深夜,触景生情,自会更觉“月是故乡明”了。

历来诗人文士多欣赏月,赞美月,因为月光纯洁、恬静,一泻如水,能引发起诗人无限的感触和联想。李白看到床前月光,唱出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名句。苏轼在中秋不眠之夜,思念在异地的弟弟子由,不禁望月而向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是不理解人间的离愁别恨的,故苏轼最后只能寄希望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月光是没有偏见的,不会因人、因地而异,都一样明亮,但在杜甫想象中月亮还是故乡的亮。王嗣奭《杜臆》:“闻雁声而思弟,乃感物伤心。今夜白,又逢白露节候也。故乡明,犹是故乡月色也。”以容易引起人思乡的雁声、白露节、明月三者连用,这就从深层上展示了杜甫对飘落异乡,又被战争隔绝的弟兄的怀念之情切。

诗的下四句写出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如果说“边秋一雁声”深化了下面的“有弟皆分散”句;那么“月是故乡明”句则深化了“无家问死生”的涵义。由于战乱,诗人携家至秦,弟兄飘零东西,所以说无家好问死生,这和《无家别》中的“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一样,道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是如此深重。兵革未休,“寄书长不达”,更隐含着弟兄是否能生还团聚的疑虑。

本诗句法颇有独特之处,正如王彦辅所说:“子美善用故事及常语,多颠倒用之。”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因此,使常语显得“语峻而体健”。又诗的结构严谨,承转圆熟,如诗的前四句虽没有直接写忆舍弟,但秋雁、白露、月明等的摹写为转到忆弟作了很好的铺垫和渲染。所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上四,突然而来,若不为弟者,精神乃字字忆弟,句里有魂也。”“句里有魂”正说明了杜甫化平常为神奇的深厚功力。国难家愁,忧愤情深,这是杜甫诗所以具有沉郁顿挫风格的原因所在。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着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