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人文地理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

2023-08-28 11:41:09 461浏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古语,为人们刻画、描绘了美好的社会愿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万民所共有,因而可以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

词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赏析:

第一层

(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后学的作品。它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典籍。

具体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所出自的《礼运》,则是今本《礼记》的第九篇。全文讨论了礼的起源、运行与作用,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特别是书中所提到的“天下大同”的思想,更是在中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