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风马牛不相及出自

风马牛不相及出自

2023-10-19 16:31:49 424浏览

“风马牛不相及”常用来比喻毫不相干的事情。出自于《左传.僖公四年》。春秋初期,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声威大震,中原的诸侯没有不屈从他的。但南方楚国的国力也在不断增强,楚王不但不服齐桓公,还要与他抗衡。

风马牛不相及出自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等八国军队攻打蔡国,蔡侯只好连夜逃往楚国,请求楚国出兵援助。齐桓公看到蔡侯逃往楚国,于是率领率领军队长驱直入向楚国进发。楚成王接到密报,一面调集兵将准备同齐国作战,一面派屈完到齐国军营进行谈判。

屈完是一位能言善辩的大臣,他对楚国非常忠诚。为了楚国的安危,他只身前往齐国的军营去见齐国的管仲,责问他:“你们齐国住在北方,我们楚国住在南方,齐楚两国相隔这么遥远,即使马牛走失不会跑到对方的国境内。尤其没有料想到你们的兵马,竟然践踏我们的国土。”屈完铿锵有力的言辞,把管仲问得理屈辞穷,无言以对。

齐桓公见楚国没有屈服的意思,于是就把大军开进楚国的领地内,楚成王又派屈完前去谈判,齐桓公得知楚国早已有所准备,如果用武力讨伐楚国,势必会落个两败俱伤,只好同楚国讲和,双方言归于好,各自撤军。

齐桓公的简介

齐桓公(公元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齐桓公的历史典故

据说当时齐桓公为了建立霸业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一方面保持对于周王室的敬重,一方面互相扶持对抗外族,而就在齐桓公提出这一口号不久,远在北方的山戎就跳出来攻打燕国,当时山戎部落活跃在周朝北方,而燕国就深受其害。在收到燕国的支援请求之后,齐桓公就领兵帮助燕国(话说当时虽然诸国之间内斗不休,但是碰上外族入侵的时候倒是少有拖后腿的。) 

齐军的强大远不是山戎可以抵挡的,一路打过去很快就击败了山戎部队,甚至还反攻,灭掉了山戎中的令支国,之后一路进发打倒了孤竹国,但是因为地形复杂,有很多山丘,所以齐桓王等人在一个山谷之中迷路了,连着几队斥候出去都没有什么成果,军队的补给出了巨大的问题,如果再找不到出路可能会死在这里。

就在这个时候管仲苦思冥想,对齐桓公说:“这儿的老马肯定认识路,我们让老马来带路肯定能出去。”果不其然,在几匹老马的带领下,齐军很快就出去了,找到了孤竹国,消灭了孤竹国,从此以后老马识途的故事也就流传了开来。

齐桓公之死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称霸一方的国君,齐国国力强盛,是最有实力的一个国家。齐国的强盛离不开齐桓公的治理有方,齐桓公也离不开管仲的辅佐。管仲是齐桓公最得力的助手,公元645年管仲生病去世,临终之前管仲告诫齐桓公要疏远朝堂上易牙,竖刁这些小人,但是齐桓公并没有听从管仲的意见,仍然与这些小人亲近。

直到齐桓公生病,卧床不起,易牙这些人便开始造反,他们假传齐桓公的命令,不让齐宫外的大臣们进来,不准任何人进宫探望齐桓公。齐桓公一直病重躺在床上,无人探望,最后饿死在床上,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为了夺皇位互相残杀,也没人关心齐桓公,齐桓公的尸体被搁置了六十七天,尸体腐烂生蛆都没人收拾。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齐国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国家,齐桓公的强大离不开丞相管仲的辅助,没想到他们之前是政敌,管仲还刺杀过齐桓公,齐桓公能不计前嫌,选贤举能将管仲纳为宰相也可以看出齐桓公的贤能,不过这么一个霸主最后的却死的这么惨也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