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哪里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哪里?
1、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传》是范晔所作的《后汉书》中的一篇文言文。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其书写风格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又有所创新。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俗语, 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原文:
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
1、汉明帝时,东汉名将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意欲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刚到鄯善国时,鄯善国王款待十分周到,后来却忽然改变了态度。班超猜想一定是北匈奴也派来了使臣,他们从中作梗,使得鄯善王不知所从的缘故。
2、班超当即把随从官兵召到一起喝酒,趁大家酒劲正浓,说道:“现今大家和我一起都身在异国,本是想立大功,以求发达。可匈奴使臣来到这里没有几天,鄯善王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说不定哪天他会把我们送给匈奴,那我们可就要被豺狼吞吃了。大家说该怎么办?”
3、部下们都说:“在这危亡之地,生死都由司马您调遣。”于是,班超提议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眼下也只有趁夜火攻匈奴使臣大营,使他们不知我们究竟有多少人马,然后趁乱消灭他们。只有这样,鄯善国才会一心一意归顺汉朝。”
4、就这样,班超率领36人,一举拿下匈奴军营,鄯善国举国震惊。果如班超所言,匈奴来使被杀后,鄯善国与汉朝正式建立了联盟。
5、“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于冒险,敢作敢为,是成功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不可预知的未来,没有必要担心惧怕,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去体验冒险带来的快乐。冒险精神的表现不仅是一种顽强的意志,更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能力。冒险精神不是赌徒的孤注一掷,不是意气用事的蛮干精神,只有深思熟虑才能有效决断。
班超简介:
1、汉明帝永平五年(62年),班超举家迁往雒阳(今河南洛阳),日常以替人抄书维持家庭生活。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以假司马的身份跟随奉车都尉窦固前往边塞,后跟随从事郭恂前往西域。
2、他们辗转停留在西域三十多年,联络各国以孤立匈奴,对国家的巩固统一做出突出贡献。永宁七年(95年),班超被朝廷封为定远侯,后人尊称其为“班定远”。汉和帝永元十四年班超回到洛阳,任射省校尉一职,时年九月因病去世,终年71岁,葬于雒阳邙山。
3、班超的代表作品有《请兵平定西域疏》《上言宜招慰乌孙》等,皆为其任职西域期间的上表奏疏。班超在任期间积极联络西域各国对抗匈奴,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南宋傅伯寿评价班超之定西域,为汉之隽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