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对着干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
目录
-
和父母对着干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
孩子出现跟父母对着干的行为说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不是什么都听爸妈的!这意味着孩子长大了!这时父母肯定有种挫败感,孩子竟然顶撞我,从而会想法设法的让孩子服从自己,但是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只有多尊重、多信任孩子,孩子才能减少跟家长唱反调的行为。
和父母对着干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
孩子跟父母对着干会产生许多伤害,首先它会损害家庭和谐,破坏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影响教育的实施以及孩子的成长。
和父母对着的后果也很严重,会让孩子变得孤独、性格变得固执,还可能导致孩子未来的发展受阻。
因此,父母要加强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观念,给予孩子恰当的肯定与爱,从而让孩子健康成长。
和父母对着干的孩子这么教育?
一、家长先冷静。
当家长发布某项命令后,孩子如果不感兴趣,那么就会和家长对着干。这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冷静下来,慢慢地说通孩子去做。如果遇到说不通的情况,可是适当地采取一些措施,但一定不能让自己的脾气爆发出来,有时火候控制不好就会伤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平等的沟通。
很多人都知道,孩子教育过程中,沟通很重要,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更重要。家长经常用居高临下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或者自己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去谴责孩子,这都是让孩子反感并叛逆的原因,这里建议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平等的与孩子进行沟通,把自己的意见传递给孩子,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并鼓励孩子也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理由。
三、关注孩子的情绪。
很多家长经常会用一句“为了你好”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事或接受某个观点,这剥夺的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权利,而且孩子即便明面上会听从家长,但私底下却未必会这样,反而更容易出现意外状况。所以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关注孩子的心理,这甚至比学习更重要,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了解情绪由来的根源,陪着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四、以柔克刚。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孩子也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对孩子太苛刻。不能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严厉批评,做了好事我们却无动于衷,适当鼓励表扬孩子,让他找到认同感和成就感,在了解到什么事情是对的后,他就会主动去做对的事情。
五、多带孩子出去运动,感受户外的新鲜空气。
如果你一直让孩子宅在家里,就算再听话的孩子也会宅出坏脾气。所以家长在孩子的叛逆期时,可以尝试放下工作和手机,陪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放松一下心情,这样孩子想要无理取闹的心情估计也会随着心情的转变而消失。
六、允许试错。
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和家长对着干,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错误的后果是什么。因此,家长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去试错。当然,试错的范围应该是家长可控的。比如孩子不写作业,那么家长就允许他不写,然后和老师沟通好。等到第二天老师查他作业时,老师就会发现他的“犯错”,然后会对他作出相应的惩罚。
-
不尊重父母的孩子长大会怎样
如果一个孩子连父母都不知道尊重的话,长大就更不用说孝顺父母了,而且这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么不尊重父母的孩子长大会怎样呢?
不尊重父母的孩子长大会怎样
1、不尊重长辈不懂得感恩很容易使小孩变成冷血性格,他不会关心弱者,同情弱势群体,在他眼中谁的任何事情都与他自己无关,你是弱者你自己倒霉和我没一分钱关系,长此以往他将冷酷无情变成铁长的心一般,使本该善良的心脱变成魔鬼般的变态异形脱变。
2、不尊重父母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不尊重父母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的孩子,他的为人处世或礼貌待人方面是很有欠缺的,所以不尊重父母的孩子,长大后也不会被别人尊重。
3、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任何事情都以自己为中心,只要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无论对方是长辈还是任何人都不行,必须这个利益得自己享用。
比如家里买了一只烧鸡,这个小孩认为鸡大腿肉最好吃,他不管什么年长的年幼的,我必须得把这两个鸡大腿吃掉,任何人都不得动一口,什么不好吃的鸡胸脯了,鸡头了,你乐意谁吃就谁吃,反正他自己不吃。
你不给我吃这两个鸡腿我就作,我就哭,我就闹,最后达到目的自己吃到嘴了,心安理得了抹抹油玩去了,按这种性格走下去孩子长大了,就变成了唯利是图的小人性格了。
4、给小孩养成狂妄,霸道的性格,在他眼里就没有长辈,领导之说,他认为自己就是王者,自己说了算,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和办法,对与错就得按他自己的思维办事,这种性格长期下去,势必在社会、群体、家庭中他就变成了害群之马,什么领导、同事、爱人都不放在眼里,一枝独大狂妄无理,甚至连法律都不放在眼里,最后犯法事情都悬做出来。
5、不尊重父母的孩子,品行不会好到哪去。亲人对他敬而远之不愿与他为伍。朋友不愿与之交往认为这种人薄情寡义,不值得之往来。一个人孤单地活在世上有什么意思,天长地久心灵曲扭性情古怪。建议他尊老爱幼,从现在做起。
-
12岁的孩子跟父母对着干
许多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变得越来越难以管理,自己越想让自己的孩子这样做,他们越会不服从和不愿意这样做。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已成为许多家庭的问题。家长有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放低姿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12岁的孩子跟父母对着干怎么教育?
1、学会陪伴和等待。
当对方未平静下来的时候,你说什么都是没用的。所以,在孩子情绪十分激动的情况下,父母可以先闭嘴,在一边静静陪伴,等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再去交流,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2、学会恰当表达。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学校和社会接触的知识越来越多,也就不会再吃那套空洞的说教了,父母应该学会恰当表达,比如跟孩子交流时,多多使用关心的眼神,尽量用简短精辟的语言,语调保持平和,就像对朋友的态度一样,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面带微笑,让孩子觉得跟父母聊天很舒服。
3、树立好榜样。
孩子其实就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大人做什么孩子就喜欢模范。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尊重长辈,处事平和。也可以跟孩子讲一些相关待人处事的故事,用正面的故事人物来教导孩子。
4、尝试改变孩子“作对”的环境。
孩子会和父母作对,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为其创造了“作对”的环境。比如,关于孩子晚上睡觉前看电视的习惯,正是因为父母打开了电视,孩子才会不停的去看。如果父母尝试着改变环境,不打开电视,孩子自然也不会和父母“作对”了。
5、切忌娇惯、放纵孩子。
孩子跟父母对着干“,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如果听之任之就会让孩子养成任性、骄横的性格。因此,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不能满足其要求的原因,抑制其任性行为的发生。在沟通无效的情况下,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闹也不能满足。
6、尊重孩子的意见,给予适当的自由。
孩子很多时候逆反,是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意见得不到尊重。父母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凡事多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意见,孩子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7、不在原则性问题上迁就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容易犯错,但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家长不应持迁就的态度。大家要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危害是什么,即使是不大的问题,家长也不能姑息,因为小事累积也可铸成大错。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是否要答应要谨慎考虑,因为答应一次,后续孩子的无理要求就可能会接二连三的提出。因此,用强硬的态度应对一些原则性问题是家长必须做到的。
-
从小固执的孩子长大会怎样
孩子出现固执的性格,是不利于生长发育的,在长大以后,这种性格也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定要在早期进行更正,多和孩子进行一些沟通。那么从小固执的孩子长大会怎样呢?
从小固执的孩子长大会怎样
孩子性格太倔强,不听别人建议,长大后容易吃苦受累。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点,有些孩子性格天生乐观,有的孩子天生性格热情,有些孩子就非常内向,但有些孩子性格就特别固执。
倔强固执的孩子看似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但是因为没有那么成熟的处事方法,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家长给孩子提的建议,孩子都不听孩子很容易走弯路,所以家长特别发愁不知道该如何改变孩子。
有很多时候孩子都是因为没有听家长的建议而出现错误,现在小言学着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开始让孩子承担自己的错误,这时孩子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么离谱,慢慢也开始听取家长的建议了。
对待性格固执的孩子,家长不要总担心孩子会犯错应该先让孩子尝尝错误的滋味,这时孩子才知道家长的建议是弥足珍贵的。
固执的孩子家长怎么引导
第一,引导孩子转变思考方式
有这样一个故事,妈妈给两个孩子分苹果,老大和老二都想要大苹果,于是两个孩子为了大苹果开始争夺,甚至引发肢体冲突,结果两个孩子都没有吃到大苹果甚至还被妈妈一顿臭骂。
另一位妈妈给两个孩子分苹果,这位妈妈提前告诉孩子想要得到想要的就要努力去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
今天妈妈有点累,谁能够帮助妈妈收拾家务谁就更有资格去获得更好的苹果。两个孩子都想要大苹果,但是两个孩子并没有大打出手而是通力合作,他们一个擦地板一个收拾桌子,不一会家里就被收拾得很干净了。
这位机智的妈妈觉得两个孩子都很优秀,于是平分了大苹果,两个孩子认为自己被同等对待,拿到了同样多的苹果都很开心。
你看,有时候同样一件事最终结果却完全不同,完全取决于你的思考方式。当孩子遇到瓶颈的事情时,父母要善于帮助孩子转变思考方式,让孩子改变观念,寻找更好的途径。
第二,学会变通很重要
孩子固执己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会变通,认为一件事情只能有一种解决方法,当这条路被堵之后孩子会变得手足无措心灰意冷。可是孩子不知道的是成功有时候并不在失败的前方,而是在失败的旁边,也许当你转过头看一眼就会发现原来还有更好的路可以选择。
父母要做的就是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当发现孩子面前出现了障碍之后,引导孩子及时变通,开拓孩子眼界,让孩子找到更合适的成功之路。
孩子的思维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获得心灵和思维上的转变,孩子才能够变得更加灵活和通透!
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与孩子有很大的关系的,要想引导孩子性格倔强固执,作为父母的,必须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从小一个好榜样。
-
对待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应该怎样做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对待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应该怎样做?
第一点,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父母能够晚上陪伴在孩子身边,进行亲子阅读,并且和孩子交流当天发生的事情,那么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一般会比较亲密,叛逆期就没有那么叛逆了。
第二点,叛逆期的到来,意味着孩子的自我意识独立思考能力都在加强,不再一味地盲从老师和家长了。所以家长不应是叛逆期为洪水猛兽,而是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来迎接孩子的叛逆期。不要认为孩子总是在和你作对,不尊重你的权威,他只是在表达自己的存在感,他也希望得到你的理解与支持。
第三点,父母应该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来相处,不应该强迫孩子一定要听从你的意见,而是要多鼓励孩子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往好的方面去思考,但不刻意为之。同时,你可以向孩子分享你以前的人生经历或者你曾经遇到的相类似的事情,你是如何处理的,提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但不强迫孩子接受。
第四点,鼓励孩子多看一些人物传记或者一些比较有人文情怀的电影。每个人都会经历叛逆期,你让孩子看看那些伟大的人物是怎么走过自己的青春叛逆期,并且在人生低潮的时候是怎么挺过来的。可以让孩子知道人是怎样成长的,对他的人生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优秀的作品总是会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胜过父母的说教千万倍,所以多让孩子看优秀的电影,让孩子从电影中经历不同的人生,这样让电影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
第五点,如果经济方面允许,有机会尽量带孩子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最后能够去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生活一小段时间,看看他的同年人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乐观地生活着。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不易。你再来教育,效果会比较好。
第六点,注意保重孩子有比较要好的朋友,可以让孩子情绪不佳,或许遇到不太想让父母知道的事情,有一个沟通的渠道,并且能把内心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而不积压在心里,这样比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叛逆的影响危害:
1、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叛逆.叛逆,往往就使得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与长辈产生矛盾,与家长格格不入。叛逆的青少年,总是听不进长辈家长的教导,而且容易产生高傲,自以为是的心理,并且容易冲动,因此处在叛逆心理下的青少年,在没有帮助指导的情况下最容易对社会产生危害。
2、“叛逆”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
-
父母怎样和叛逆期的孩子相处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在这一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逐渐形成,希望建立自我认同,希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容易对父母的管教表现出排斥行为,当他们的行为被阻碍和干扰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自己不被理解,从而逐渐拉远与家长的距离,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影响亲子关系,那么父母怎样和叛逆期的孩子相处呢?
父母怎样和叛逆期的孩子相处?
第一,不能一味的念叨。
青春期的父母黄金准则就是不能唠叨,少说多做。因为他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灌输式教育,会慢慢的产生疲劳感。青春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的时候,他们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能迫切的表达出来,而且有独立的意识,非常反感家长的价值观植入。家长一念叨轻则无视,重则产生矛盾,大打出手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
第二,父母要学会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第三,父母要多多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第四,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都会犯错,这是由于他们的年龄和阅历决定的,犯错对孩子来讲并不可怕,反而是一件促进他成长的好事。但如何让他认识到错误,并且主动地去改变。这就是很有技术的教育方式,当孩子犯错时,要让他认识到错误,而不是马上去责备,他们要鼓励他们去解决问题,改变错误。
叛逆期的孩子会出现哪些行为?
一、有很强的反抗心理。
总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平或者父母总是约束自己,所以就会试图与权威对抗,比如与父母吵架、与老师对着干等。
二、喜欢批判周围的事物。
这个时期的孩子通常好动、精力旺盛,因此也喜欢去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但同时,对于不满意的新鲜事物也会多有批判,例如学校的同学和老师。会因为一件小事而讨厌某个老师或某个同学,情绪不稳定。甚至由于对学校部分老师的不认同和抵制,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与相关科目学习出现滑坡情况。
三、出口成“脏”生是非。
时不时的飙些脏话,经常惹事生非,弄得到处鸡犬不宁,这肯定是一部分青春期孩子最喜欢干的事情。
-
溺爱长大的孩子怎样改变
有些家长把孩子当成家里的小皇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这样对孩子有求必应,过于溺爱的教育方式,都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那么溺爱长大的孩子怎样改变呢?
溺爱长大的孩子怎样改变
1、平等对待
不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不让孩子产生特殊优越感。家长应从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来了小朋友,要教育孩子懂得跟小朋友一起分享。长期坚持,就会使孩子养成与别人平等相处的习惯。
2、不要轻易满足要求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时,不能轻易满足。孩子撒娇要家长买玩具,家长不能爽快答应,反而可以跟他提条件,例如一个月内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应买给他。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3、避免隔代溺爱
有时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总会护着。家长应该首先和老人沟通好,遇到孩子做错事时,老人可以到别的房间去或者借故出去,让家长单独来解决。刚开始,可能孩子会继续哭闹、扔东西,当发现无人理他时,孩子就会有些恐慌,哭闹就会减弱,最后可能会主动找家长承认错误。
4、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孩子长到两三岁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家长利用这机会从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让孩子尝试自己做。
家长对孩子溺爱教育的负面影响
1、溺爱使孩子多项能力低下
相信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家孩子变得优秀,拥有很强的能力。但是,家长们对孩子过于溺爱,无意间剥夺了孩子许多能力提高、磨练的机会,使孩子多项能力低下。大部分自理能力差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的溺爱教育,使他们没有动手锻炼的机会。
2、使孩子的价值观出现混乱
一般来说,孩子在溺爱中长大,对于一些价值观是比较混乱的。他们大多数时候已经习惯了想怎样就怎么样,完全不会考虑后果或者因此而带来的影响,一切基于自己是否能获得满足。许多“熊孩子”的价值观不正确,往往就是因为从小处于一个溺爱的成长环境。
3、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内心没有爱
价家长对孩子溺爱式的教育,使孩子只懂得接受、获得,不懂得付出,自然不会爱他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自私自利,事事以自己为先,内心没有爱。
许多孩子平常表现得很冷漠,不会爱别人,只会获得不会付出,都是因为从小习惯了接受,而非对等的回馈他人。
最新文章
叛逆孩子动手打妈妈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