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
怎样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怎样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都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要潜移默化,长期坚持。早培养,早准备,孩子就能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那具体家长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呢?
怎样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1、家长应结合孩子的年龄的特点,与时俱进。针对孩子的实际生活情景和环境,思考哪些任务应由孩子完成,制定任务内容。
对于大班儿这个年龄每天应该做的事情,例如:每天自己铺床,叠小被子,自己整理书包,早晨上幼儿园自己拿书包,自己整理自己的学习桌,周六、周日可和父母一起收拾房间,给她划定她的任务,负责擦茶几、擦电视柜和卧室窗台,洗自己的小袜子,在家里吃饭时拿碗筷等。
2、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要有意识的培养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可以在生活中随机把握,但有意识的主动培养效果就会更好。
例如,培养早晨起床后叠被子这件事,现在一般家长上班也很累,偶尔自己也不能及时整理,但如果提高到培养孩子完成任务意识的角度去认识,至少应抓住周六周日两天的机会,有意识地把培养孩子叠被子的事当成一种任务去培养,再给予鼓励、表扬,经过一段时间就形成习惯了。
3、培养孩子完成任务,过程要耐心,重结果,重方法,少训斥。
孩子长大了,有偷懒的想法,在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的过程中有很多时候也不想做,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懒惰完成任务,这就更要注意方法,尽量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
4、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父母要形成一致性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父母要共同制定任务内容帮助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爸爸妈妈一方布置了带有目的性的任务,往往没有因为和另一方沟通。爸爸妈妈因为同一件事对孩子的要求程度不一样或处理方法有偏差,甚至出现矛盾。
这样就容易造成孩子无所事从,在教育上就会出现内耗,这就要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教育要一致不是说不能有矛盾,有了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协调,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不一致的意见,应该背着孩子去协调,协调好了再教育孩子。
切不可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要把孩子当成筹码去责骂对方,当着孩子不要说:“听我的还是听你妈(爸)的?不要听她的”等类似的话,这只能加剧矛盾。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家长高度认识,认真负责,并能把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当成自己的任务,坚持不懈,为孩子将来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
怎样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教育是永远的时代话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每个人面对的教育对象都是各不相同,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在所有人身上都适用。再好的教育方式,都是有针对性的,那如何教育子女学会感恩呢?
怎样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一、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从小我们就要让孩子明白,是父母给予自己生命,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我们作为小孩子要学会体谅父母的辛劳。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好榜样,尊敬与孝顺长辈,我们家长对待自己的父母,要耐心体贴,杜绝对我们父母或者岳父母不尊重,不孝顺的情况发生,以身示范,让孩子在这样环境中长大。比如,从一日三餐的吃饭开始,每次吃饭前能让小孩子去叫祖父母吃饭,有什么好吃的先给长辈尝尝,树立良好家风。
二、教育孩子学会说感恩的话
教育还在当别人给予自己帮助时,要学会用感激语言等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比如“谢谢叔叔”、“阿姨辛苦了”、“给你添麻烦了”等感谢语,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特别是要让孩子学会,体谅父母,体谅老师的辛苦。比如母亲节给妈妈准备礼物,教师节给老师准备贺卡等。
三、让孩子明白他现在说获得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
现在很多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觉得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父母对自己的好,都是父母一厢情愿。我们从小就应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无论是家务活还是其他的困难。比如在孩子幼儿园时代,可以让孩子试着洗自己鞋袜,体会妈妈对家操持的辛劳。让孩子从小建立,任何东西获得都是需要付出劳动的。
孩子读初中时,可以慢慢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让孩子慢慢独立,越早独立,也早明白生活不易,也就更能学会感恩。
现在我们感慨孩子不懂感恩,其实也并非孩子不懂事,很多时候,是家长好心包办的太多,不明白让孩子付出的重要性,让孩子失去了付出的机会。
所以感恩教育不能只是给孩子讲道理,做榜样,而是一定要让孩子多去体验付出。越付出,才越能理解他人的辛苦,才越懂得感恩。
-
怎样培养孩子规则意识
社会需要规则,规则是一种约定,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将来到社会上都需要遵守规则,那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守规则的孩子呢?
怎样培养孩子规则意识
1、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言传身教,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先做什么样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父母要以身作则,所以孩子也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激励自己进步,在培养孩子规则感时也是,父母在做事情时也不能太随意,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一个学习的好榜样,不然你在批评孩子时,孩子反驳的话你会无言以对,孩子每天接触最多和最亲密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要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
2、提前约定好规则。
在培养孩子规则感时,一定要提前给孩子说明,我们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并且要取得孩子的认同,跟孩子达成一致,这样才有实施下去的可能,不同的孩子要制定适合孩子的规则,要具体可实施的,不要以自己的角度去觉得,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中逐渐培养出孩子的规则感,并且成为孩子以后的行为准则。
3、相信种子的力量。
在孩子规则感培养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反复,父母这个时候不要急着去指责孩子,要先分析问题,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回应,相信种子的力量,如果你一再给孩子的是批评贴标签,那么就是给孩子种下了消极负面逃避的种子,如果在遇到问题时,你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去引导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的话,给孩子种下的就是积极向上,勇敢面对的种子,俗话说,种什么种子结什么果,所以父母不要觉得一次的失败就是孩子不行,相信种子的力量,总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如果孩子没有按之前的约定履行规则,要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但是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态度,重在引导,这样孩子才会有触动,不然孩子会觉得规则履不履行都没什么,就更加的会没有规则感,如果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并且也做出了改正,父母要给予鼓励,这样孩子也会有成就感,会愿意坚持下去。
-
怎样培养孩子合群的能力
合群是一个孩子的社会交际能力,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孩子情商高低的表现。合群,就是孩子容易被别人接纳,孩子喜欢群体活动。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孩子合群的能力呢?
怎样培养孩子合群的能力
父母要注重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
孩子拥有一个良好性格,就更容易被别人接纳和喜欢。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开朗、积极健康向上,虽说“天性难改,秉性难移”,但父母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调整心态,改变认识,转换思想来改善孩子的性格。
父母要注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们常说,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人收益一辈子,良好行为习惯要从孩子抓起,包括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孩子拥有好的行为习惯,就更容易被别人所接受。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孩子的交际能力不是由先天条件决定的,后天因素占了主导作用。父母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可以和更多的人和物接触,不断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激发孩子的自我表现意识,建立自信。
父母要注重孩子的情感教育
情感的流露是最好交际的体现。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认知情感,教育孩子要学会帮助别人和爱护别人,当拥有一颗真善美的心,孩子就更加懂得珍惜和维护身边的关系。
孩子合群的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能够很好的融入集体生活,这个在以后的学生和工作生涯中也是一大优势。
第二,能够有利于他个人的发展,合群说明有共同的语言,爱好的,会激发他更好的发展自我,学习知识。
第三有利于孩子增强自信,在性格上能够塑造优秀的品质,比如分享,分享物质和快乐,都能提高孩子的品质。
当然,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能融入到集体中,需要您多一些耐心、陪伴,多给孩子一个适应的时间。
-
怎样培养孩子的约束力
孩子缺乏自觉性、自我约束力差,根源往往在父母。很多孩子小时候,其实也可能是一个有一定自律性的孩子,后来由于父母家长的长期溺爱,才导致孩子缺乏自律性了。约束力差的孩子的学习习惯大概率是不好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上课总是跑神,那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不好。那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约束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约束力
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形成自律的性格。
一、有原则的去爱孩子
许多父母总是不知道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管教过严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过于放纵,又会让孩子变得娇气、任性,事实上把握好这个“度”正是父母教育的关键所在。
妈妈应该明白,爱孩子并不是任由孩子随心所欲,而是要给孩子订立一些原则,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并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教孩子一些必要的自我控制策略。
与成人相比,儿童行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冲动性强,儿童在行动前常常不加思索,很少考虑行为的结果,而不象成人会在具体行动前先仔细考虑,考虑到该行为的利与弊,从而相应地采取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
因此针对孩子行为的这一特点,对于孩子来说,为了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应该学着在做事之前先想一想,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或他人的经验想一想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对自己个人以及周围他人会产生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采取适宜的行为方式。
三、家长少说教,做聪明的父母
比如有的孩子特别爱看少儿频道,每天都要看,因为看电视,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早上更是起不来床,上课也没精打采的。看着孩子这个样子,妈妈开始担忧起来,看电视没节制,不仅影响学习,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聪明的妈妈不用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不要看电视,而是应该让少儿频道暂时消失。这个简单的做法减少了亲子之间的冲突,孩子在被动的情况下只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四、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学会等待。当孩子向父母提出某些要求时,可视情况延迟满足孩子的欲望。让孩子等上一段时间后再实现他们的愿望。孩子有了这样的体验后,就有了经验,想要得到东西,就需要耐心等待。于是,孩子逐渐就能培养起耐心和自控的习惯。
五、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孩子的不自控行为,常常会伴随着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包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孩子由于自我中心化倾向较强,他们往往更多地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行动,而很少考虑他人。
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移情能力,提高孩子对他人情绪情感的敏感性,学着站在他人角度,感受和理解自身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提高自我控制的水平和自觉能力。
六、用游戏训练孩子
游戏是孩子都喜欢的活动,而且游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规则性,经常和孩子玩游戏,可以使孩子在懂得规则的基础上,不断训练抗诱惑的能力,让孩子的自制力得到发展。
-
怎样培养孩子的内动力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自觉,主动积极,成为学霸。但每个孩子存在个体差异,还有阶段性差异,不可能次次都如家长所愿。而培养孩子的内动力才是家长需要做的第一功课,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怎样培养孩子的内动力
一、学习动机。
孩子对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需求时,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自己内部的激动状态产生焦虑、渴望心理状态,并激发一定的学习行为。
例如某一同学遇到了一位外国人向他问路,他回答不上来,强烈的需求感、羞耻感,可能促进他去学好英语,当然老师的课堂提问也可促进孩子产生学习动机。
二、好奇心。
心理学家瑞夫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策略。一制造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没有明确答案的假设上。二是让学生猜测,老师提供反馈。
三是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四是引起争议。五是制造矛盾,启发性提问,引起学生纷纷议论,产生巨大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学习兴趣。
一是根据学生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课堂应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如课本中的图画,手中教具等。
高年级的学生应从教材内容挖掘深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智力活动,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积累活跃状态。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兴趣。
例如,优等生要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的较难的学习材料,鼓励他们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和有关竞赛活动,引导他们小创造、小发明活动。
学习成绩差、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应该鼓励其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为他们推荐有价值的课外书籍,锻炼各种能力,从而发现特长加以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评价与反馈。
学习结果正确及时的反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奖励与惩罚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肯定与否定是一种强化方式,它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正确运用奖励惩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社会的支持。
父母的期望和管教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孩子学习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的态度和信仰。教师期望是就是对自己学生未来的行为或学业成绩的推测,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现状了解的基础上。
同伴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力机和求胜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提高,正确使用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具有激发人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
怎样培养孩子写字的兴趣
平心而论,练字是个即枯燥又无趣的学习过程。前几天看见一句话“不是看见希望了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这句话放到练字上来说太贴切了。坚持练习,有了效果就有了自信。有了自信,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更有效果。就会爱上写字!但很多孩子就是做不到,把家长都给愁死了。今天我们来说说怎样培养孩子写字的兴趣。
怎样培养孩子写字的兴趣
一、家教很重要
首先,父母要从心底重视孩子写字这件事,并为孩子讲明写好字的重要性。
其次,父母对待孩子写字的态度,要以建议、鼓励为主,而不是强制要求、逼迫孩子或者拿孩子去和写字好的孩子去比较。这些都是适得其反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对写字这件事产生厌烦情绪,而一旦孩子有了这种情绪,之后想让他们重新喜欢,就很难了。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对写字的兴趣,首先要做的是鼓励他们坚持写。
家教很重要,不可或缺,好的家教可以使孩子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二、孩子的握笔姿势一定要正确
我经常观察我家孩子练字,发现他总是握笔姿势不对,凡是握笔姿势不对的,下笔力量都是偏重的,而这些孩子往往都很讨厌写字,字也写得不好看,为什么?
因为他写久了,手会酸,就会很累,写字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负担,谁会喜欢负担呢?所以要想让孩子爱上写字、写好字,首先握笔姿势一定要正确。如果发现孩子的握笔姿势错了,一定要及时改过来。
三、学习书法,这是让孩子爱上写字的捷径
学习过书法的孩子,不仅仅是字好看而已,也会让孩子拥有耐心、专注力、观察力、毅力、艺术审美等能力。也难怪,这些孩子看起来气质就不一样。
再有,学习过书法的孩子,不仅能明显提高书写速度、卷面分,我们很多学员家长反馈,孩子字变得好看之后,得到了很多老师、同学、亲戚的赞美和鼓励,孩子更有自信了,动力也更足了,相应地就更喜欢写字了。
最新文章
叛逆孩子动手打妈妈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