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
-
怎样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
如果从小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过分溺爱,没有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长大后孩子就不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苦”。比如学习成绩下降就会退缩,工作没有找到就气馁等,那怎样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
怎样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
1.培养孩子生活中动手的能力
从小事做起,根据孩子的年龄段,选择孩子适合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动手。孩子两三岁时,可以让他出门时拿一些较轻的东西;孩子五六岁时,就可以让他学会自己整理玩具、擦桌子;孩子七八岁时,可以让孩子帮忙买菜、洗衣服;孩子十几岁时,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规划生活费;总之,家长要让孩子多多动手,不要怕孩子吃苦。
2.培养孩子的集体、团队意识
家长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能力。从幼儿园第一次接触集体生活开始,就要教会孩子如何与人沟通,合作,分享;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勇于承担,不要依赖他人的帮助。
3.主动地给孩子设置“拦路虎”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家长可以适当的给孩子设置一些“拦路虎”。让孩子完成一些如自己去奶奶家,单独购物等任务,通过完成任务后的言语表扬或者物质奖励,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慢慢习惯“吃苦”。
另外避免孩子好逸恶劳,家长平时应该注意让孩子从小事做起。
对孩子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是贯穿孩子整个成长过程的,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家长不能过分激进,要从小事做起,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入手,通过教给孩子生活的基本技能,让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不怕吃苦的品质。
吃苦耐劳的品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学会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们要坚持在生活中点滴的积累,坚持让孩子做好一件件小事,不能随意妥协退让,更不能三分钟热度。实际上,正是每一次想退缩、妥协时的咬牙坚持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
-
怎样锻炼孩子的耐心
在我看来,耐心这是一种积极性的心态,在为人处事的时候,耐心必不可缺。更何况是孩子,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耐得住躁动,学思并进,才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那怎样锻炼孩子的耐心呢?
怎样锻炼孩子的耐心
首先,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
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很容易急躁,包括很多家长,这样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不够耐心,如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看到很显浅的算术题,也要想好久,往往就不耐烦了,“怎么还没好?”“怎么这么笨?”“蠢死了!”
结果,往往只会使孩子更急躁,更心慌。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要先让自己静下来,耐心引导孩子去思考,跟孩子分析,应该按怎么的思路去想问题,家长心平气和,孩子才能心平气静,这样孩子才会跟着你的引导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在长期的耐心教育中,慢慢地使孩子养成耐心的习惯。
其次,引导孩子做一些需要耐心等待才能完成的事情,比如种花。
作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一些需要耐心等待才能完成的事情,比如在家里,可以跟孩子一起种一株小花,从种子入土开始,让孩子每天观察小花的变化,和他一起,让孩子每天写一篇小小的日记,记录下来,看看总共要多少天才能开花,这小花的花期是多长时间等等,时间一久,自然养成孩子耐心的性格了。
另外,多带孩子出游,增长见识。
周围的环境,也容易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较大的影响的,常常在压抑、狭小的空间内生活,很容易养成急躁、狭隘的性格。家长要培养孩子大气、从容不迫、耐心的性格,不妨多带孩子去旅游,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此外,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他们持久地沉浸在一种活动中。
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有时孩子饿了马上要吃,渴了马上要喝,想要什么玩具当时就要买,家长可有意延缓一段时间,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培养孩子的耐心。
孩子的耐心、性格与父母息息相关。每个孩子的心理发展历程也是各不相同,有没有耐心需要父母来细心观察。父母不但要训练孩子的耐心,更需要的是多给点耐心陪伴和教育孩子,多给予鼓励与欣赏。只要我们父母有耐心和信心,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孩子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
怎样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
怎样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其实锻炼孩子的心里素质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训练孩子的抗压性,让他们遇到挫折也可以很快平复心情。成年人的身上担负了各种重大的责任,而童年时期也并不是一点压力都没有。小朋友每天学习新的知识,参加考试,换学校,生病,被欺负,交新朋友并被朋友偶尔伤害到小心心情都让压力或多或少的积攒着。那家长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孩子呢?
怎样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
1、正确认识挫折教育
有一个少年节目中,一个女孩在天台向妈妈喊话,“(妈妈)老是要这样子打击我,我知道别人很厉害,可是为什么我自己一直在努力,你就从来没有看到过”,即使女孩说了自己并不适合这种激将法之后,女孩的妈妈仍说:“我知道我一直在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性格里,你要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这可能是大多数家长共同的认知,“夸奖孩子他就会飘”“打击孩子他才会进步”,所以都热衷于将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作比较,认为这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殊不知,这种打击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反而容易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否定,影响健全的人格发育。
挫折教育教给孩子的不是挫折,而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给予鼓励和建议,给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积极的态度,帮助孩子跨越困难,而不是一个劲儿的挖苦嘲笑。
2、不要害怕孩子失败
咱们家长总是对于孩子的失败很介意,害怕孩子犯错,不接受孩子的失败,如果孩子犯错了,得到的只是一顿责骂,所以很多孩子会畏惧失败,畏惧犯错,畏惧困难。
人要变得强大,不是来自外界的挫折和苦头,而是来自内心坚强的力量。无论跌倒多少次,背后都有父母的支持,而不是在外失败了,还要受到父母的双重打击。
所以,不要担心孩子失败了,如果孩子这一次失败了,请鼓励他“不要灰心气馁,争取下一次成功”,跟你的孩子站在一起去打败困难。
3、多夸孩子的行为过程和努力
不要只去关注孩子最后成功与否,把一个事情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付出的努力,坚持,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态度,以及所达成的效果等,作为父母的关注和认可对象。
并具体地跟孩子描述出来:“你刚才做那件事情的时候,认真的样子真帅!”“虽然中间你有点累,但你还是坚持下来了!”“这个东西虽然没做好,但是刚才你这个地方的想法真棒!
-
怎样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自信
父母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吗?答案就是自信心。拥有自信心的孩子身上会有一种特别的魅力,不管是对未来的事业,感情还是社交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自信会使孩子更加淡定从容有力量,也会给孩子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勇气,与做事不服输的劲头,总之,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来说好处很大。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怎样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自信
注意外表
自信心一般是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培养出来的,如果这个时期孩子经常受到别人的喜爱和肯定,那么孩子就会坚信自己是个优秀的人。
相反,如果在这个时期内,孩子经常被否定,身边的小朋友也不愿意跟他一起玩的话,孩子心里就会种下自卑的种子,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身上没有值得别人喜欢的优点。
所以父母要注意,不要总觉得孩子小,就不注重孩子的外表,否则很可能导致孩子交不到朋友,心灵受到打击蒙上阴影。
丰盈内心
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宝妈还要注意丰盈孩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只有当孩子拥有一个多彩的内心世界时,才不会轻易被别人影响,而是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除此之外,内心丰盈的孩子对待生活也会更加积极乐观,即使面对不利的情况,也拥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而这一点十分重要。
接纳自己
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也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条件,因为一个经常自我否定的孩子,必定是不自信的。
所以想让孩子自信起来,父母就要引导孩子,先让孩子完全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然后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最后再让孩子弄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这样可以扬长避短,让孩子拥有成就感,从而变得自信。
避免过分保护
受到过分保护的孩子必定是不自信的,即使看起来充满自信,也终究会像纸老虎一样,一戳就破。因为受到过度保护的孩子内心屏障十分脆弱,很容易被外界影响,核心自信薄弱肯定不行。
自信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十分重要,所以父母一定不能忽视,争取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
怎样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发展中的个体!孩子内向很正常,我们不要过多的苛责孩子,不要急于求成,要慢慢的引导,多带孩子外出游玩,多接触不同年龄的小朋友!要给孩子信心,多鼓励多表扬孩子。那具体怎样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
怎样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
1、鼓励孩子走出去
父母要尽可能引导孩子与同伴多一些交往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需要旨亲密的关系和与人全作的活动。让孩子在集体交往中,逐渐学会交朋友,并学会信任他人、尊重他人、理解别人、与人合作、乐于助人等有助于人际交往的优秀品质。
2、注意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总怕孩子和别人在一起吃亏受委屈。这种情绪感染到孩子,使他们总是怀疑别人,因此不敢和别人交往。这类家长应调整自己平时的言行,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另外,出去串门时,尽可能把孩子带上。可以使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机会学习一些社交的礼仪和规矩,体会到交往的乐趣。要帮助孩子改正那些不利于团结的个性品质,如骄傲、吝音、自私等,培养孩子无私、诚实、向上、勇敢的品格,因为只有这样的孩子,在小伙伴中才是最有吸引力的。
3、尊重和倾听
在家庭中尊重孩子包括他的隐私,不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注意交流模式,采用一种轻松、平等的方式,如“HI,今天体育课有新教什么项目吗?”耐心倾听孩子,和孩子交流些他感兴趣的话题。
对于孩子不愿意的事情,不要用强迫的方式。孩子有交流意愿时,注意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同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供孩子参考。
4、为孩子做好榜样
家长们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对于提高孩子社交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在宝宝面前,要表现出礼貌友善的交接态度,让宝宝有一个好的模仿对象。
比如,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宝宝一起迎接他们,告诉他:“对待客人要礼貌要热情,以后他们才喜欢来我们家做客呀!”带着宝宝在公园散步的时候,要主动大方地跟认识的邻居打招呼、相互问候等等。
-
怎样锻炼孩子的毅力
毅力,指从逆境中恢复过来的能力,它能给我们继续前行的决心。应该让孩子知道,要想取得更高成就,靠的是努力,这在他们的可控范围内,而不是智力,因为这是不可控的。那怎样锻炼孩子的毅力呢?
怎样锻炼孩子的毅力
1.表示你的爱。孩子放学回到家,或者你下班到家。让孩子看到他们的存在带给你喜悦。眼神接触非常重要,那是表达爱的第一步。被爱的感觉能增加孩子的抗压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毅力。
2.表达对他们的兴趣。对孩子的兴趣、想法、经历和爱好,表现出兴趣,每天多了解一些孩子的事情。抽出机会和孩子聊到,“真的吗?为什么很好?你的看法?有什么好事吗?你有什么感受?”等。
3.展示你的关心。孩子遇到挫折时,是个好机会。这时,和他们一起坐下来,表示你体会得到他,受到挫折的感受。不要亲自出马解决,而是告诉他们,有时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过,相信他们会有很多办法,可以通过自身能力予以控制。向孩子保证你的爱。
4.塑造他们的性格。每个人都希望真实的自己受到珍视,人的价值不是来自成绩,而是来自我们的性格。告诉孩子,让我们骄傲的不是他们的分数、成绩和名次,而是他们优秀的品格,我们可以以这种方式培养孩子的毅力。
5.给予具体、真实的反馈。现在溺爱孩子的父母,越来越多,父母没有能力批评或惩罚孩子。夸张的、不切实际的赞美,让孩子生活在父母打造的童话世界中,丧失了分辨虚实的能力。所以他们表现良好时,请予以注意。孩子表现良好时,我们要予以及时的表扬反馈,以培养他们的品格。鼓励正向的品格,孩子会感觉非常好,会寻求更多的机会。
对爸爸妈妈们来说,锻炼孩子的毅力,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因为在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意志力的作用。家长要让与孩子建立起有意义的情感联结,孩子真正的学会从失败中学习。
-
怎样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
现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住的是暖气房,吃的是自来水,做饭烧的是天然气,洗衣服用全自动洗衣机,请问一下需要孩子吃什么苦,现在孩子唯一要吃的苦就是学习这一项工作。那怎样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呢?
怎样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
其实家长认为孩子不能吃苦,主要还是人们的思维局限在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环境里,认为只有吃苦才能有出息,高科技的诞生已经使大人小孩都很懒惰,大人小孩都沉醉在手机里、游戏里。
特别是在孩子最喜欢动手的年龄段,家长怕孩子不会做惹出事,还要替孩子解决,如期这样不如自己包办了一切,在加上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生怕孩子受到一点点伤害,孩子倒水喝怕烫着、端饭怕撒了,经过几年的培养孩子已经不会自己动手了,只会等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来干,这种教育只是没有培养好孩子的生活能力与吃苦没有关系。
要想孩子能吃苦也就是能在学习时下苦功夫,家长必须做到一下三点。
1.陪孩子一块学
刚上学孩子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坐不住,经常会找借口到各处转转,一会再来学习,这时家长就要守在孩子旁边看他学习,同时自己也读读书,让孩子看到大人也在学习,逐渐培养成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2.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些家长孩子平时学习,不问孩子有什么问题和不懂的地方,有问题的话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及时解决,而是等考试测验后看到成绩,揪住不放说些“笨死了,”等等话,让孩子感觉自己就是笨不然为什么别人会,我就笨的学不会而产生厌学情绪。
3.多加鼓励和孩子一起成长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如果家长每天对孩子的一点点进步都鼓励,孩子听后心情大好,特别是孩子学习时多加油多帮助,时间长了孩子已经养成了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这是家长还怕孩子不能吃苦学习吗!
孩子能不能吃苦,是家长带动孩子的过程,如果家长能做到孩子肯定看在眼里,同时,从家长那里继承的吃苦精神也能影响孩子一生。
最新文章
叛逆孩子动手打妈妈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