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很多家长会发现,原本十分乖巧的孩子忽然间就变得叛逆起来: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倔强了,经常顶撞家长,家长不想让孩子做的事他们偏要做,甚至对家长不理不睬。这些表现让家长很不理解,也很烦恼,其实这是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了,这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表现,那么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方法有哪些呢?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第一,不要替孩子做决定。
决定权在家长这儿会有什么恶果呢?孩子必然是被迫地去执行,这样的执行就很可能不是自觉行动,孩子很可能会懒惰、会磨蹭,于是就出现了父母天天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追着、撵着、督促着的情况,结果使得双方的心情都极其糟糕,而且不是一两天的糟糕,这种糟糕的心情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假如说这个决定是孩子自己说出来的,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会好很多,甚至会超常发挥。
第二,不要严厉禁止。
对于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的孩子来说,禁止容易导致逆反,允许则会增进情感。父母在提醒孩子不要做某事时,一定要学会运用柔性的策略,不可一味地用命令来禁止孩子的行为。
第三,不要老看孩子的缺点。
每个人都有缺点,家长不能老盯着孩子缺点不放,要多看看孩子的长处,多注意孩子的进步,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第四,父母不要左右孩子。
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不管做什么事,父母要求孩子做的,应该先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做到?不能要求孩子是一套,对待自己又是一套,这样的父母当然不可能得到孩子的尊重和信任,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也不愿意与父母沟通。
第五,放弃高高在上的地位。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阅历,比孩子吃的盐多,就很难真正的弯下腰和孩子沟通,更不可能真正的去理解孩子,这种不平等的沟通注定失败。
第六,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只要话说到了点子上,不用家长多唠叨,孩子会立即站起来,朝着家长指着的方向走。
第七,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都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盲目地要求孩子如何优秀、如何完美。对孩子的期望值宜控制在他努力的能力范围内,既不宜高出他的能力太多,也不能低于他的能力。
青春期孩子有哪些表现?
第一,脾气暴躁。
青春期孩子大脑里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以前心目中父母高大威严的形象日渐模糊,他们急于摆脱父母的管束,很多家长容不得孩子身上的缺点、不足,为了让孩子尽快改正缺点,家长唠叨、抱怨不休,可孩子却一句都没听进去,不是沉默不语,就是极力顶撞。
第二,出现早恋现象。
不少青春期孩子开始非常注意自身的打扮,偶尔会对父母后说谎、偷偷发信息等一系列行为时,那说明孩子心中有喜欢的对象啦,也有可能正处于早恋的状态中。
第三,爱面子。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爱面子,他们只想展示自己,让自己看起来独一无二,他们装酷、耍帅,出风头,目的就是想吸引眼球,获得别人的关注。
-
叛逆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很多家长在管教叛逆的孩子的时候,总会用批评指责或者是暴力的方式,这就是典型的错误行为,家长要想教育好叛逆期的小孩,一定要正面管教,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态度影响孩子,用自己良好的行为熏陶孩子,让孩子成长的更优秀。
叛逆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1、尊重叛逆的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2、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3、与孩子保持有效地沟通
常常听见父母抱怨与孩子对话时好像鸡同鸭讲,双方用不同的语言,不通就是不通。不管家长如何努力尝试,总是各说各话,有“沟”没有“通”。家长对孩子有抱怨,而孩子对家长也有抱怨,如何才能使亲子之间产生有意义的对话才是最主要的重点。
4、做好父母的角色
这个阶段不是尝试和孩子当朋友的时候,尽管有时候看起来刚好相反。你要知道孩子的一些行为是在向你发出求助讯号,他希望作为成年人的你能够帮助他度过这段困惑和迷茫时期。当父母贯彻了自己的角色,孩子最终也会从一些特定情况中找到合理对待父母的态度。
5、设立家规
守家规,代表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负责人;设立家规,不仅能让孩子提升责任感,也会让家庭的成员之间有着息息相关、互助合作的和谐气氛。
6、多鼓励
孩子都有自尊心,叛逆的孩子自尊心更强,做什么或学什么,总想做的最好,总想得到父母的认可,若孩子有点小小的成绩时就给予鼓励,那么孩子就感觉自己有价值,得到了别人的关注,他就会更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叛逆期孩子的表现:
1、不尊重父母
青春期孩子叛逆表现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无视父母,不尊重父母,有的叛逆严重的孩子还会有打骂父母、顶撞父母的行为。
2、彻夜不归
孩子开始出现彻夜不归的情况,在叛逆期中是非常严重的,因为父母无法掌控孩子在外面干什么,是在上网呢,还是在干坏事,因为就是在父母掌控不到的时间,孩子才慢慢学坏的。他可能会被不良朋友诱导去偷抢,或者学不良少年混迹社会,总之彻夜不归的行为引起的问题是非常大的。
3、厌学弃学
十几岁的孩子,如果不想读书,这是父母最难做决定的,出社会,孩子年龄太小。继续上学孩子根本就不愿意,基本上到了初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都会出现厌学的情况。
-
正面管教的12个方法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必定会跟父母做出对抗,不喜欢父母干扰自己的做法,经常对别人发脾气,甚至还可能会忍不住打人。面对这样的情况,相信不少家长都会用大吼和打骂来解决,毕竟“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是诸多家长遵循的教育方式。如果你跟他们说这样的方法不可取,他们一定会跟你反驳:“没办法,我也是无计可施才会打骂,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其实这样的管教方式对孩子来说是很不好的,那么正面管教的12个方法有哪些呢?
正面管教的12个方法?
1、换位思考。
当孩子的肾上腺素飙升,产生了战斗或逃跑反应,他们可能什么都听不进去。与其说教,不如及时介入,告诉孩子你理解他的感受。
如果孩子陷入崩溃,也不要和孩子讲道理。只需要用耐心包容他,让他把导致不良行为的潜在情绪表达出来。
2、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
在纠正孩子的错误时,应该始终保持情感上的连接。只有当你们互相理解时,孩子才会产生改正问题行为的欲望。请记住,当孩子们自我感觉或与父母的情感共鸣不强时,可能会出现问题行为。
你可以:用充满爱意的眼说:“听起来你真的很难过。”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你好像很害怕,告诉我这件事。”蹲下来与他平视:“你真的很生气,说出来,我在听。
3、立规矩的同时表达共情。
在同孩子沟通时家长需要坚持一些原则,但这并不妨碍认同他的观点。当孩子们感到被理解时,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些规矩。
如果有条件,让孩子选择或决定能做什么,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或解决孩子的问题。
”不准在房间里扔球。你可以把球拿到室外玩,也可以在室内玩其他玩具。“”你想让别的小朋友走开一点,所以你推了他。但是这样他可能会受伤。你应该直接告诉他:可以让一下吗?。
4、设立界限。
父母要学会让孩子帮助参与设立界限。养育的艺术一部分就在于知道何时放宽限制。运用自然后果、逻辑后果和日常惯例为孩子设立界限。
如果不带雨伞会被淋湿——这就是自然后果。妈妈们在行动之前应该等待并观察,让淋湿的孩子独立思考怎么做才不被淋湿。抵制住去控制、解救或者惩罚的冲动,才能让孩子们自然地学习,允许孩子们体验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行为后果,有助于他们学到宝贵的人生经验。
而最有效的逻辑后果是让孩子们一起参与设定。在孩子犯错后,你执行逻辑后果时,也可以与孩子共情,安慰和鼓励他。
5、开家庭会议。
能让孩子学会沟通技巧、合作、尊重、创造性和表达感受。可以每周开一次,家庭成员都参与,把问题在此时共同讨论、分享看法、倾听感受并提供解决方案。
这也是练习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大家往往会对自己所提出的解决方法自觉遵守,这样在问题发生时少了许多矛盾。
6、教育孩子做什么永远不如怎么做更重要。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不知道该做什么时,没有任何方向和目标时,往往会在开头时遇到各种困难。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先想好怎么去做,第一步该干什么,而不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团糟。做任何事情要有方法和技巧。
7、教会孩子赢得合作。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去赢得合作。毕竟以后不管是读大学还是走入社会,还是要多与其他人合作的,不能盲目单干。
8、承担起做家长的全部责任。
家长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要尽心尽力承担起作为家长的全部责任,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不要以为送孩子进了学校,就可以啥也不管了。
9、提供有限制的选择。
在决定孩子去做某件事时,给孩子两个可以接受的选择,比如:要么先去练字,要么就先去跳绳100个,让孩子感觉这些事即使不想做,还是可以由他自己来决定先做哪一个。
10、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也可以适当地安排孩子做一些家务,比如扫地、收拾自己的书桌和玩具等,这些看似小事,但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1、教育孩子做到”少说多行动“。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尽量做到少说多做,自己行动起来,这样家长与孩子之间的75%的问题都能自动消失。
12、向孩子表达无条件的爱。
父母对孩子要记得表达无条件的爱。有些家长在表达对孩子的爱时,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比如孩子要是不听话或者不按自己的要求去做,就会跟孩子说自己不爱他了。或者要求孩子学习成绩考班上第一才能送他心爱的恐龙玩偶,这些都是有条件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有不良的影响。
-
强行没收青春期孩子手机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一说到孩子玩手机气就不打一处来,愤怒之余也就出现了强行收孩子手机或摔孩子手机的情况,然后就会让孩子生气、不理父母,甚至出现其他不好的情况。那么,面对沉迷手机的孩子,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强行没收青春期孩子手机好不好?
首先,强制没收手机可能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可能并达不到父母的初衷。
其次,没收手机可能会导致她无法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影响她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
第三,一般沉迷手机的孩子都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强制没收孩子的手机,很大可能就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样孩子不但不会从沉迷手机的现象中抽离出来,甚至会越陷越深。
面对沉迷手机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以身作则 。如果父母整天把手机放在手中,孩子难免会受到影响。因此,家长应该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时间,为孩子树立榜样。
2、及时发现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并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认识到手机过度使用的危害。
3、规范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长时间使用手机对孩子的视力有害,家长应该控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并设定合理的使用时间。
4、表扬孩子的积极行为 。当孩子主动放下手机并寻找其他活动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5、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娱乐方式,如阅读、旅游、体育等,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给予她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7、与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给予她足够的理解和鼓励,让她认识到沉迷于抖音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帮助她找到更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8、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沉迷问题严重影响到她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教育机构的帮助。
孩子沉迷手机的常见表现:
上课学习等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
不让玩游戏的时候会暴躁发脾气摔东西。
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唯有对游戏和电子产品有兴趣。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常常坐在某一个地方不换位置,整天低着头,坐姿不端正等。
对父母都有抵触情绪。譬如不听父母的话,和父母顶嘴,父母叫其做作业做家务事都不积极。
-
青春期孩子不想上学
孩子进了中学后突然就不想上学了或者没有了小学时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让家长更抓狂的是,孩子还不愿意和爸妈沟通,一提学习,孩子就发脾气。孩子进入初中,身体和心理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青春期。这时期的孩子体形上开始接近成年人,心理上也在向成年人靠拢。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厌学。
青春期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一、拓展孩子对“自我能力”的认知范围,发掘出孩子自身独一无二的特点。孩子不需要从单一的评判标准(学习成绩)上找自信,才能“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这才是真正的给学习减压。也就是,学习减压减的不是学习任务(因为这个不受我们控制),减的是学习成绩背负着的生命价值之重。
二、家长的充分理解,并及时调整孩子的自我认知、帮助孩子学习合适的人际交往技巧,找到合适的自我定位并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当孩子从“我不被喜欢”的恐慌中成功逃脱,去学校上学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
三、孩子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自理能力也增强,需要爸妈的陪伴减少(但不等于孩子可以不要父母的陪伴了)。有的家长开始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去工作和事业,比如出国或去异地工作,把孩子留在家里上学。父母的突然离家,如果没有充分与孩子沟通,可能会给孩子造成“父母并不在意我的感受”、“我不如你们的事情重要”的感觉。也有的孩子因家长过分强调学习成绩,也有可能给孩子造成“我不如我的学习成绩重要”想法。面对被“我不重要”想法困住的孩子,我们应在接受孩子情绪的前提下,通过欣赏孩子本身魅力、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想法、开拓孩子对自我肯定的能力,让孩子可以安心地做自己。
四、家有渴望被理解的孩子,家长们坚持“说服教育”、“摆事实讲道理”是无效的,而需努力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任务,再结合对自家娃的了解,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除此之外家长们还要学习亲子沟通技巧,让孩子顺利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心理支持,从而可以从“角色混乱”中挣脱出来,带着自信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和生活。
五、家长应该停止“说教”,和孩子一起找回失去的兴趣并鼓励孩子为自己的兴趣去努力,发现自己生存、成长的意义,活出属于自己特点和价值的人生。就象一辆车,它自带发动机,要有了“兴趣”这个能量,发动机就能发动,勇往直前,再也不要家长“拉”着走了。
家庭教育中没有对错,放下死握不放的所谓的对错标准,带着“孩子怎么啦?”的探索精神,理解孩子,缺啥补啥,才能家庭合谐、孩子顺利成长。每个父母都是孩子最贴身的心理老师,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反抗性极强。他们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这是因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反抗心理。那么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有哪些特征呢?只有准确的了解到孩子的心理,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孩子。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
1.独立性增强。
随着少男少女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的独立性急剧增强,他们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2.情绪两极化。
青春期孩子情感浓烈,热情奔放,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得十分突出。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他们情绪多变,经常出现莫名的烦恼、焦虑。
3.心理上“锁”。
进入青春期,少男少女结束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孩童时代,进入了“多事之秋”。此时由于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孩提时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
4.沉默寡言。
他们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少和父母交谈,甚至拒绝父母的关爱。
5.心理向成熟过渡。
青春期是长大成人的开始,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这一过程对他们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此时,他们既非大人,又非儿童,原来的孩童世界已被打破,但新的成人世界又尚未建立。因此,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6.行为易冲动。
美国和加拿大学者的最新研究指出,青春期青少年的大脑中,负责控制感情和冲动的神经尚未发育成熟,这是他们易冲动的原因。
如何解决孩子青春期问题?
1.尊重孩子的感受和决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记住孩子是个“人”,是个独立的个体,不是谁的私有财产。他应该有自主的权力,迟早都需要自己独立面对生活;他需要培养自立的能力,而现在就是培养的最佳时期。
2.为孩子分析后果,提供选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得知行动的结果后,依然愿意尝试自己的方案,那么,家长便不要再强迫。
如果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就不必较真,不如随他去吧。强迫只会带来逆反,破坏亲子感情。
3.允许犯错,成长需要代价。
当孩子遇到失败时,请不要指责,永远做孩子的后盾,无条件的支持他。(要说“没关系,这次虽然不是太成功,但你在XX方面表现得很好,我们都很欣慰,你一定行,加油,我们支持你”,不要说“早就让你听我的了,你不应该……”这种话)
孩子总需要长大,有些事应该由他自己决定,既然他们想尝试“独立”,就应该相信他们,给他们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
青春期孩子紧张害怕怎么办
很多家长发现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不管什么事情孩子都容易紧张,家长也开导过很多次,但效果不是很理想,那么,青春期孩子紧张害怕怎么办?
青春期孩子紧张害怕怎么办
1、多交流
保持冷静,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很多父母面对孩子叛逆不听话的时候,常见的反应就是大怒,厉声呵斥,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父母面对孩子叛逆不听话的时候,要保持冷静,给孩子一点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
2、多沟通
应该学会沟通和交流,应对压力、焦虑等一系列问题,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尤其是学会寻求家人、朋友的理解和帮助,积极与人沟通才能够拥有稳定的人际关系,获得家人、朋友的支持,从而让自己有很强的安全感。
3、情绪宣泄
青少年心理疏导的方法有情绪宣泄法,可以在宣泄室中让青少年用合理破坏,合理暴力的方法,将自己心中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还可以采用倾诉法,让青少年向专业人士,倾诉内心的不快,以及采用认知矫正法矫正错误认知,达到情绪平衡。
孩子紧张怎么办
1、多陪伴多鼓励
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每天一定要拿出一些时间陪孩子做游戏或读故事书。多和孩子交流,也鼓励他多说。
不要把坏心情带回家,更不要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对孩子不耐烦。对于孩子应有更大的耐心,多些拥抱和爱抚。让孩子在父母爱滋养下快乐成长。
2、多带孩子出去,增加见识
带孩子多去串门、超市、商场、菜市场,见的事物多了,都是自己熟悉的,自然就不会紧张了。大人有时去商场还会有自己不认识的物件,更何况孩子的阅历尚浅。
见识多的孩子,懂的也多,当自己知识储备有量了,对陌生事物,就会产生更多的连接,通过分析,归纳、总结,也会猜出来这个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3、让孩子在运动中放松紧张的心情
像每年的中考、高考的成绩下来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非常紧张。与其坐在家里苦等那几个小时,让人备受煎熬,还不如陪孩子到外面参加一些孩子喜欢的体育项目,如跑跑步、打打篮球,让孩子在运动中出出汗,在大汗淋漓中释放自己的紧张情绪,已达放松心情的目的。
青春期孩子紧张害怕怎么办,作为家长一定要多多关心孩子,调整家庭环境氛围。要跟孩子好好谈谈,帮孩子走出紧张的情绪,让孩子有个快乐校园生活。
最新文章
叛逆孩子动手打妈妈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