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什么意思
辛弃疾是南宋的一位爱国词人,他的很多词都表达了一种坚定不移的爱国热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的最后一句,这两句词回顾历史创伤和个人处境,表达了他热切的期待与无可奈何的悲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什么意思?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这句话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句话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辛弃疾的忧虑不是空穴来风,果然韩侂胄一伙人不能采纳他的意见,对他疑忌不满,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辛弃疾渴盼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即屎)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饭是什么意思?
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隐藏的意思是廉颇老了,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还能够去领兵打仗吗?
类似的还有春秋·孔子《论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原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原文翻译:
千百年来江河锦绣、山峦巍峨的旧貌依然,倍受我敬重的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却无处寻找了。那些用来歌舞天下太平的高台和不同朝代的风流人物,随着历史的风吹雨打也逐渐地销声匿迹。从夕阳斜照中,望见的那荒草杂树环绕的地方,是寻常百姓居住的旧街里巷,人们常说当年南朝的宋武帝刘裕曾住在那里。遥想当年,他曾平定内乱,指挥着精兵强将大举北伐,收复了洛阳和长安等地,其气势犹如斑斓猛虎下山,席卷万里河山。
元嘉宋文帝刘义隆盲从草率,欲想学当年汉朝猛将霍去病那样一举歼敌,建立不朽战功,在“狼居胥”的山上祭拜天地。可他却被北魏军击溃,落得个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如泉涌的下场。对四十三年前的回顾,我依然记得在扬州一带,奋勇抗金的那场硝烟弥漫的激烈战斗。可现如今,真是不堪回首,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经在长江北岸山上建立的行宫下面,神鸦的鸣叫声应和着祭祀喧闹的鼓声混杂一片。现如今,还有谁前来寻问我:你这位类似于当年战国时期的老将——廉颇,身体是否强健如初呢?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原文赏析: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原文理解性默写: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开篇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缅怀英雄孙权,并发出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慨,感叹当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涤净尽。
3、以乐景写哀情可以使哀伤的情感表达得更出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使用这一手法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4、作者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尾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这是借廉颇自比,表达自己热切报国但无人问津的感慨。
5、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既包含时代感,照应题目“怀古”,又包含现实感,照应题目京口北固亭的词句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起笔便抒发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的词句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抒发其江山依旧,但反映英雄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被“雨打风吹去”,杳无踪迹的词句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开始,词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自己,联系当今的抗金形式,抒发感慨,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看到北方的百姓把北魏皇帝佛狸当作神来供奉,不忍回首当年的烽火扬州路,并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无法收回的词句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延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的词句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故事,紧紧扣住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连孙权那个充满风流余韵的英雄,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登临京口北固亭想起英雄人物刘裕,发出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赞叹的词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6、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喻,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用孙权的典故表达英雄难寻的句子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来告诫南宋统治者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1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20、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说,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紧接着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2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三句,作者追忆自己南归时的情景,感叹自己虽胸怀大志,但如今年已老迈,壮志依然难酬,国势越来越衰微。
2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刘义隆的典故,以古喻今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24、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收复洛阳、长安等地。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5、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辛弃疾一生立志收复中原,可惜朝廷早已将他遗忘,他只好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2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封狼居胥”之雄心,也只怕会是赢得仓皇北顾的结局。
2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抒发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2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感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之后,镇江的高山大江依然如故,而曾在这里建都的吴国君主孙权,却已无处寻的句子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9、作者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开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缅怀英雄孙权,并发出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慨,感叹当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涤净尽。
30、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想起刘裕两度挥戈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故土的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把其形象地概括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两句。
3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紧扣怀古二字,词人登高望远,首先想到著名历史人物孙权,不禁感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3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和英雄事迹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复返,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的典故,批判了南宋朝廷草率北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