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观潮是小学会学习到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观潮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观潮》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能体现这种顺序的词语有:
潮来前——海面风平浪静,岸上人山人海。
潮来时——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潮来后——余波依旧,风号浪吼。
观潮课文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观潮课文的写作手法: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文章采用了总——分的写作方法。
第一自然段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这一段,惜字如金,为总起句。
第二自然段讲潮来之前的景象。先讲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再讲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色和等待观潮人的反应,篇幅都不大,属于一笔带过。
第三、四自然段讲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很明显,使用笔墨上来说,这两段是课文内容的重点。题目为“观潮”,重点必然落在潮水上,而潮水的变化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潮来时是最吸引人的场景。因此作为景物描写,作者详细描写了潮来时潮水的种种变化。
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潮头过后的景象。这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讲潮头过后的余波,通过对余波的描述可以想象到潮头到来时的气势之大。第二句讲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说明余波持续的时间之长。第三句讲江水上涨,有两丈来高,这是从水量之大讲江湖的壮观。
观潮中的比喻句赏析: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详解:把潮来的声音比喻成闷雷滚动,表现了响声很大。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详解:白线是比喻大潮来的样子。意味着江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这时,宽阔的潮头激起白色的水花,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白线。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详解:这里作者连续用几个比喻句,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气势,那浪潮“犹如……”,那声音“如同……”其形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其声如山崩地裂,震耳欲聋。体现出了钱塘潮的“奇”,读后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为这壮观的景象所震惊。
观潮课文解析:
1、内容概述:
观潮描述了作者在海滨观赏大海潮汐时的感受和思考。诗中通过描写潮汐的奔涌和冲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激情和变幻无常的感慨。
2、感受与思考:
诗中作者借助观赏大海潮汐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起伏不定的感受和对世事无常的思考。作者认为人生就像潮汐一样,有起伏、有波动,无法预测和控制。他通过观潮的经历,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入思考。
3、修辞手法:
观潮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作者将潮水比喻为“万象更新”的力量,把它与人生的起伏相对照,以突显人生的无常和不可控性。
4、主题和意义:
观潮的主题是“人生如潮”,旨在表达人生起伏无常、世事变幻的真实性。通过观赏大海潮汐,作者认识到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和无常性,从而呼唤人们应对人生挑战时要保持坚韧和乐观的态度。
观潮的作者是谁?
观潮这一篇课文的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
赵宗成,现代作家。赵宗成1980年至1995年间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记者站副站长,朱明元为当时记者。《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观潮的事。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