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

2024-02-29 16:38:41 309浏览

北宋时代,是儒家思想集大成的时代,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更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是因为读书可以考取功名,而史书在当时并不受欢迎,那为什么当时会有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产生呢,他又是谁写的呢?历史滚滚向前,古籍留给我们的更多是关于生活的教义,所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本史书吧。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司马缸7岁砸光的那个)和助手在宋神宗时期耗时19年编撰,是一部历史地位仅次于《史记》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宋之后,基本作为教科书为历代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学习批注。

资治通鉴的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年)生于河南,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主持编写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一、早期经历

司马光年少聪慧,父亲司马池是朝廷官员。

1038年,19岁的司马光中进士,步入仕途。

1047年,贝州农民起义,震动朝野。司马光以“只诛首恶,余皆不问”的策略,迅速瓦解了起义军。这一事件使司马光名气大增。再加上欧阳修的举荐,司马光的仕途地位逐步上升。

二、反对变法

1067年,宋英宗驾崩,宋神宗即位,提拔司马光为翰林学士。

1069年,王安石颁行新法。司马光上书论述新法的利弊,明确表示反对变法,强调祖宗的制度是不能改变的,希望宋神宗废除青苗法、助役法等新法。为此,变法派与司马光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1070年,宋神宗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司马光坚决推辞,表明自己不贪图官位,并向宋神宗请求离开京师,到地方任职。

三、完成巨著

1071年,司马光退居洛阳,在洛阳住了十五年,专心继续编撰《资治通鉴》。

1084年,耗时19年的巨著《资治通鉴》编撰完成,进呈宋神宗。在《进书表》中,司马光称自己修书19年,“骸骨癯(qú)瘁、目视昏花、齿牙无几、神识衰耗”,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

资治通鉴讲的什么

《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君主和政权的兴衰:《资治通鉴》通过记录各个时代的君主和政权的兴衰变迁,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政治风貌和王朝更替的原因。

2、军事战争和外交事件:《资治通鉴》详细叙述了各个时期的军事战争和外交事件,包括战略策略、战役战术、边疆防御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战争对于政权兴衰的重要影响。

3、社会经济变迁:《资治通鉴》也关注社会经济方面的变迁,如土地制度、税收政策、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等,描绘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情况。

4、文化与人物评述:《资治通鉴》中也有对于文化人物的评述,涉及到诗文、学术、文化思潮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思想和成就。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政治动态和社会变迁,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资治通鉴》以其全面的历史覆盖和独到的观点,成为了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籍。

资治通鉴的经典名句

1、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

实际含义:做事不要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2、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实际含义:一个人能懂得智慧,而且口才很好,就是贤人。如果能坚强和有毅力,那就更好了。

3、行于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

哲理含义:当你走在霜冻上之后,才会真正的知道严寒将至。

4、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余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必审己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

哲理含义:改变自己脾性有方法,聪明的人要戒除处于敏感的毛病,勇猛刚强的人要戒除太暴躁的毛病,善良温良者要戒除不果断的毛病,而心胸广博的人要戒除遗忘细节的毛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中和全面,那些小人虚伪之徒就不敢轻易冒犯了。

5、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实际含义:圣人用人,好比工匠选材料,应选取他的特长,避开他的短处。

6、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实际含义:做人如果德才兼备,那是圣人。如果才华和品德都没有,那是愚人;如果德性高但才华低,可以称为君子;如果才华高而德性低,无论如何都是小人。

7、牧心者,牧天下。

哲理含义:善于把握人心的人,可以把握天下。

8、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哲理含义:开始做事选择了困难的,则碰见容易之事,很轻松就搞定。能够规避自己短处的人,则碰见自己所擅长的,则很快就可以做成。

9、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生活含义:人只有到了又聋又痴的老年,才会呆在家里不出门。年轻人要多出去闯荡,建立功业。

10、秤砣虽小压千斤,以其德足以教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生活含义:秤砣虽小但是可以衡量斤两,它是德化风俗的标准,如同蜡烛的火焰,看似很小但思虑深远,其蕴含的凝聚力足以集结仁义之师。品德大好的人可以利益天下,品德小好的人可以利益国家和家庭。

11、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实际含义:借鉴前世的兴衰历史,以便考察当今的荣誉得失。

12、夫聪慧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实际含义:聪明是一种才华,正直谦虚是一种品德;才华是德性的资粮,德性是才华的根本。

13、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哲理含义:择取别人的长处,然后去学习,这样就会将自己的长处归为几用。

14、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无礼无忠,国何以立?

哲理含义:君主礼貌待臣子,臣子做事表达忠心。没有礼貌和仪式,没有忠诚和忠心,国家何以确立呢?

15、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哲理含义:狡猾的兔子死了,帮助捕猎的狗给吃掉了。飞鸟没了,锋利的弓箭要藏起来。国家战乱平定了,谋划的大臣也被处死了。

16、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哲理含义:千钧之力才能够拉的开的强弓,是不会用来射杀小老鼠的。万石那样重的巨钟,用小草去敲打它,是不会发出声响的。

1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生活含义:多听众人的意见会心理明白,只听一个人的意见则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狭隘和独断。

18、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生活含义:不以正确的方法去爱,就会变成为一种伤害。

19、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生活含义:防止寒冷莫过于厚厚的皮裘,停止诽谤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修正好自己。

20、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

哲理含义:礼仪的存在在于能够分辨贵贱,使得亲疏有序,裁定万物,处理日常事务。没有约定就不能够显扬,没有爵号的器物,就不会有相应的形象。

21、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

哲理含义:任用贤德之人治理天下,天下一定会太平;如果使用不贤德的人去治理天下,天下一定会大乱。

22、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哲理含义:君子会用自己的才能去做善事,小人会用自己的才能去做坏事。

23、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哲理含义:自己睡觉的床榻旁边,怎么能容许其他人来呼呼地睡大觉呢!这是赵匡胤宋太祖说的话。比喻自己的利益或势力范围不能容许他人来侵占、染指。

24、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哲理含义:男子汉大丈夫许诺了别人,就算是千两黄金也不会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