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盖弥彰是什么意思
欲盖弥彰这个成语最早出现于《左传》,如今常被人用来形容一个人做贼心虚,和“此地无银三百两”意思相近。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错事就要勇于承担,逃避只会让错误更加严重。
欲盖弥彰是什么意思
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想要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暴露得更加明显。
出处:
“欲盖弥彰”出自《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清·顾炎武解释说:“或欲盖而名章,如赵盾伪出奔,崔杼杀太史,将以盖弑君之恶,其实恶益著焉。”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欲盖弥彰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鲁昭公三十一年的冬天,邾国大夫黑肱背叛邾国而投靠鲁国,他把封地滥送给鲁国,希望能得到鲁国政治上的庇佑。(鲁国在今山东南部,曲阜是当时的首都;邾国是与鲁国接壤的一个小国,故城在今山东邹城东南。)
孔子修订的现存版本《春秋》在《昭公三十一年》中,记载有:“冬,黑肱以滥来奔。”春秋笔法大家知道吧,微言大义,一字含褒贬。在《左传》中又对《春秋》记载的这个事件做了详细描述:黑肱并不是什么正义之士,也不是什么高贵人物,按《春秋》的编写原则,本来是不会被记载的,更不必写出名字。但是因为国土变动是大事件,所以就不得不记上一笔了。(贱而书名,重地故也。)
《左传》还另外发表了一下对这个事件的看法:“这样来看,一个任拿封地叛国,不论这个人原来是好是坏,身份高贵或是低贱,最终也都会因此而名留册。而这样的话他的叛国行为便是人尽皆知了,且是永远无法被掩盖的啊。”是故君子动则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彰,惩不义也。
用欲盖弥彰的造句:
1、他忙于辩解的样子,简直就是欲盖弥彰,不打自招。
2、我看他越是大声辩解,越显得心虚,真是欲盖弥彰。
3、纸包不住火,这事他欲盖弥彰,迟早要露出狐狸尾巴。
4、他做了错误的决策后,还想只手遮天,看来只会欲盖弥彰。
5、为一件过失辩解,往往使这过失显得格外重大,正像用布块缝补一个小小的窟窿眼儿,反而欲盖弥彰一样。
6、从赵敏那欲盖弥彰的表情上,姑娘敏感地认为这个消息被基本证实。
7、小明本来是想欲盖弥彰的把事情处理掉,结果偷鸡不成反拾一把米。
8、这个小偷非常狡猾,企图瞒过警方,没想到欲盖弥彰,反被看出破绽。
此地无银三百两和欲盖弥彰这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区别?
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个成语来自民间故事,字面上是说这个地方没有三百两银子。现在用来比喻本来想隐瞒、掩盖真相,结果反而彻底暴露了。欲盖弥彰这个成语来自历史故事。盖的意思是遮掩,弥的意思是更加,彰的意思是明显。欲盖弥彰指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这两个成语意思相近,都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