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徐志摩《再别康桥》全文

徐志摩《再别康桥》全文

2024-02-24 17:02:59 280浏览

徐志摩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位著名的诗人,作家。他的作品被人们广为流传。尤其是他的《再别康桥》一文,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徐志摩《再别康桥》全文:

《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徐志摩《再别康桥》表达的感情:

《再别康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对康桥的依依不舍、留恋之情。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徐志摩《再别康桥》解析: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主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上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随风飘摇的枝影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丽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如痴如醉,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桥柔波的爱抚。“甘心”一词,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醇厚的诗意!诗人融情入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情感达到高潮。他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忘情地放声高歌。诗人的快乐达到了顶点。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痴情。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触入更多的是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学习经济,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