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字词赏析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原文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原文

2024-02-22 17:09:30 3870浏览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代初期最敢说的大臣魏征染病去世。而唐太宗李世民,他把魏徴比作镜子,在勤政爱民,虚心纳谏上的确是作得不错的。深刻的教育了现在的人们。也因此流传出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一句,原文如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原文:

这是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原话出自《旧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全句的意思是:用铜镜做镜子,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着装;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朝代的更替,从中吸取教训;把人作为镜子,可以明白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做的好。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例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魏征死后唐太宗的感叹。其中满是对魏征死去的惋惜和对魏征尽进忠言的感激。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是忠臣明君的一段佳话。

可李、魏二人关系并没有完全如传闻所说的那么和睦。据《旧唐书》记载,魏征以前向李世民举荐杜正伦和侯君集,说他们学富五车,有宰相之才。不曾想在魏征去世不久,杜,候被人举报谋反,于是一个被李世民罢免,另一个直接人头落地。李世民自然怀疑到魏征身上。自古帝王多疑心。因为谁都害怕部下结党作乱甚至起兵篡位,已经死了的魏征就这么撞到了枪口上。后来李世民又发现了魏征把自己谏言的资料给史官阅读。这让李世民越想越生气,一怒之下将衡山公主与魏征儿子的婚约都下旨解除了。不过这明显没有让李世民解气,他亲自来到魏征墓前,将魏征墓碑砸了个稀巴烂。魏征忠心耿耿,直言献策,可他忘了即使是虚心纳谏的李世民,在长期压抑下也会爆发,才有李世民砸魏征墓碑事件。

后来李世民征战高丽,战败,受到挫折的李世民醒悟过来说:不使我有是行也。”又命人重修魏征的墓碑为其安葬。直到今天,开启大唐盛世,垂名千古的有为明君李世民,与直言进谏,刚正不阿的一代名相魏征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以史为鉴知兴衰,以人为镜明得失让我们时刻牢记人事,社会事业的成就离不开对自我他人内心的了解。无论是决断者还是决策者,都拥有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环境,调整自我的过程,德善和事业才会持久和彰显。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蕴含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忧患意识。《周易·系辞上》有言:“生生之谓易。”世间万物生生不已,一切皆处于流变之中。变动不居的世界要求人们居安思危、革故鼎新。汉代刘向《说苑》讲:“故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没有哪个朝代仅通过安于现状就能保持永续不衰,贤明与否决定着国运或安昌或危亡。明知不愿走向危亡却不采取可以安昌的方法,这无异于缘木求鱼。类似的告诫在史书中屡见不鲜:《荀子·成相》问“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晋葛洪《抱朴子》言“前事不忘,将来之鉴也”;唐房玄龄等人《晋书》讲“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显而易见,“以史为鉴”首先强调从前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历史覆辙。换言之,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功成名就之时更要防患于未然。对于国家而言,太平盛世并不必然长存,越处盛世越要警惕潜在危机。这即孟子所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二是务实精神。以史为鉴是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借鉴,要解决的也是真实的现实问题,它针对的是理论教条和抽象空谈。明清二朝更替之际,儒家学者在震惊之余做出深刻反思,意识到理学不务实际、空谈心性致使明朝衰败灭亡。顾炎武《日知录》有言:“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空谈误国,古今皆然,因此学术要“经世致用”。这即清代实学之用意。真正的学术应源于生活并助推生活,因此章学诚主张“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史学所以能够经世乃在于其“非空言著述也”,而是“切合当时人事”。清代实学“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表明,可为世人明鉴的历史一定是修己安人、治国安邦的务实之学。后人以史为鉴更要避免教条僵化和高谈宏论,而应以务实精神应对现实问题。

三是未来指向。“以史为鉴”意味领悟历史演变规律,把握社会发展大势。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历史态度。《论语·为政》言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答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明了兴替损益的规律,甚至可以放眼百世之久。这即言读史可使人明智,鉴往可预知未来。但预知未来并非目的,未来的意义在于当下。既然历史规律已经提示社会走向,人可以应然视角反思社会走向和当下利弊。这就使未来视角具有了批判现实的意义。黄宗羲著《明儒学案》不仅为整理思想史料,而且还为质疑领悟。他言“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正是以未来视角反思当下的历史意识使黄宗羲看到君主专制的弊病,指出应“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这一深刻的民主理念和公仆意识在两百多年后引起梁启超等人的重视,成为戊戌变法的重要思想武器之一。以未来视角反思现实生活,根据历史经验推动现实走向合理与应然,这才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深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