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桃李满天下最初指的是谁

桃李满天下最初指的是谁

2024-01-31 14:13:25 422浏览

大家都知道“桃李满天下”常常用来比喻师门兴旺,学生遍布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然而,成语背后故事源自于谁?大家可能都答不上来,最初,这个典故是指唐代的狄仁杰。狄仁杰是唐朝武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对政局的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桃李满天下最初指的是谁

狄仁杰。“桃李满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这一名句出自《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载: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狄仁杰(607年-700年)是中国唐代的一位著名官员,他以公正、正直和聪明才智而闻名于世。以下是他一生中的官场升迁史:

早期生涯:狄仁杰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考中明经科,开始步入官场。

地方官:狄仁杰首先被任命为汴州判佐,之后又升任为侍御史。在地方官任上,他以清廉、正直、能干而著称。

中央官员:武则天在位期间,狄仁杰被提升为中央官员,先后担任过侍御史、度支郎中、御史中丞等职务。这些职务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政治事务,并逐渐受到武则天的赏识。

宰相:在狄仁杰686年的时候,他被提升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武则天的第一任宰相。这个职位让他能够参与最高决策,发挥他的政治才能。

复职为地方官:在担任宰相期间,狄仁杰多次劝诫武则天要重视李唐王朝的江山,引起了武则天的不满。最终在692年,他被贬为彭泽令。然而,他的政治才能并未因此埋没,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展现机会。

再次回到中央:7世纪末,契丹反叛并占领了营州,武则天召回狄仁杰,任命他为魏州刺史。在任期间,他成功地平定了契丹叛乱,使营州地区重回朝廷管辖之下。

晚年及去世:700年,狄仁杰病逝于洛阳的家中。他的一生得到了世人的高度评价和赞誉,被誉为唐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总的来说,狄仁杰的官场升迁之路充满了曲折和波折,但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和声望始终是他人生的亮点。他的正直、清廉和聪明才智使他成为唐代政治舞台上的一颗璀璨明星。

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的是学生吗

是的。

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大臣叫做子质,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可是他却因为得罪了魏文侯,不得不逃往北方一个朋友家避难。朋友家境也不是很好,为了不给朋友的生活增加负担,子质决定开个学馆,招收学生授学,以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朋友非常支持他,腾出两间空房做为学堂。子质的招生不分贫富,只要想拜他为师学习的,就可以来学馆学习。

学馆里有一颗桃树,一棵李子树,学生们都跪在这两棵树下行拜师礼,然后开始跟着子质学习。子质指着两棵桃李树对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认真学习,像这两棵桃李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

子质认真教学,一心要把学生们培养成有用人才。在他的严格教学和管理下,学生们刻苦用功,勤奋努力,学到了不少真本领。这些学生先后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才。学子们为了感念老师的教诲之恩,就都在自己的住处栽种了桃树和李子树。

后来,子质到各处游历,碰到了很多自己教出的学生,也看到学生们栽种的这两种树,子质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此后,“桃李”就成了学生的代称,而老师教出的学生多就成为“桃李满天下”了。

怎么才能做到桃李满天下

1.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2.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3.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

4.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