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世袭制和禅让制区别

世袭制和禅让制区别

2024-01-30 16:34:40 619浏览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史实,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又有着怎样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世袭制和禅让制区别

1、禅让制就是当权者离职后由他本人把职位传给他认为最有能力的人担当,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世袭制就是当权者离职后职位自动由自己的儿子或有血缘关系的人担当,从此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

2、禅让制针对的是氏族社会晚期的父系社会制度,世袭制针对的是奴隶社会以及之后的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

3、禅让制时,国家尚未产生,而世袭制伴随着早起国家的产生而逐渐发展。

禅让制是如何演变成为了世袭制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大约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历时约470年。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由大禹所建立,共传17世,39王。

夏朝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禅让制。

禅让制是指君主把王位传给贤能之人,而非传给儿子。这种制度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在夏朝的历史上,禅让制始于大禹。

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他领导人民治理洪水,最终成功。治水事迹至今仍为世人津津乐道。据史书记载,尧帝生前让舜代行天子之事,尧帝死,舜为了让尧帝的儿子丹朱继位,就主动离开首都,回避到南河之南。

但是,前来朝拜天子的诸侯、诉讼的诸侯,都不去见丹朱而去见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说这是天意,于是继位。舜帝生前宣布禹为接班人,舜帝死,禹也像舜让位给尧帝的儿子丹朱那样,让位给舜帝的儿子商均,但诸侯们不同意,于是禹继位为天子。

然而,在禹死后,禅让制发生了变化。尽管禹把王位传给了益,但益辅佐禹时间不长,天下并不顺服他。于是,诸侯都离开益而去朝拜启,说:“这是我们的君主禹帝的儿子啊”。于是启与益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结果启杀了益,然登大位!启确立了传子制度,故有夏启建国之说。启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

尽管夏朝实行世袭制度,但在某些情况下,君主仍然会采用禅让制来传位。例如,在夏朝的第三位君主太康失国之后,少康成功复国,并被认为是夏朝的中兴之主。少康之后的君主,也有一些采用了禅让制,将王位传给贤能之人。

夏朝的禅让制之所以能够实行,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夏朝时期,部落间的纷争不断,强大的领袖才能赢得人们的尊敬和拥戴。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禅让制有利于选拔贤能之人,从而稳定国家局势。

然而,随着夏朝的延续,世袭制成为了主要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世袭制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权威和地位,同时也能够确保国家的稳定。世袭制的实行,使得夏朝的王位得以传承,并延续了四千多年。

总的来说,夏朝的禅让制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在夏朝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尽管后来夏朝逐渐演变为世袭制,但禅让制在夏朝历史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贤能之人的尊重和崇尚,同时也体现了夏朝时期的政治风貌。

禅让制与世袭制的优缺点

禅让制的优点:

1、促进政治稳定:禅让制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因为权力交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动荡相对较小。

2、提高道德品质:禅让制强调君主之间的谦逊、仁爱和道德品质,有助于提高领导者的道德水准。

3、有利于国家发展:禅让制使政治体制更加灵活,有助于国家在面临重大变革时迅速作出调整。

禅让制的缺点:

1、可能导致权力真空:禅让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权力交接,这可能导致权力暂时真空,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

2、难以预测:由于禅让制是基于自愿原则进行的,因此无法预测继任者是否具备执政能力,可能导致国家治理不善。

世袭制的优点:

1、保证政权稳定:世袭制使政权得以延续,有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2、确保领导力传承:世袭制有助于确保领导力的传承,避免因领导层更迭而导致的国家衰败。

3、便于组织管理:世袭制使得政治组织和管理更加有序,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世袭制的缺点:

1、可能引发内部斗争:世袭制导致权力集中在家族内部,可能引发家族成员之间的权力斗争和纷争。

2、容易导致腐败:世袭制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出现,损害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