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语法

 > 

子夜吴歌四首全诗

子夜吴歌四首全诗

2024-01-30 16:12:22 325浏览

子夜吴歌是由唐朝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系列古诗,分为春、夏、秋、冬,其中秋歌最为出名。许多人只读过子夜吴歌·秋歌这一首,下面总结出这一系列的四首诗,让我们一起来品析鉴赏!

子夜吴歌四首全诗

子夜吴歌·春歌

唐·李白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子夜吴歌·夏歌

唐·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冬歌

唐·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发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白话译文:

春歌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斑的时间了。

夏歌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秋歌

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扫平胡虑,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冬歌

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赏析】

李白的《子夜吴歌》共四首,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六朝乐府即有《子夜四时歌》,为作者所承,此体向作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诗人的创造,尤具新意。这四首诗分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第一首写春景,秦罗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写夏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第三首写秋景,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第四首写冬景,戍妇为征夫缝制绵衣之事。而连起来就是一组彩绘的春夏秋冬四扇屏美人图。

1、这首春歌的主人公是秦罗敷,《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李白的这首春歌就是对这个故事的再创造。为什么写春天要写这个故事呢?因为春季采桑叶就是最有春天气息的事情,一个美女在绿水之滨采摘桑叶,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她的动作简洁流畅,妆容精致漂亮。还有她拒绝太守的理由“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我家的蚕宝宝饿了,你这太守别纠缠我了。拒绝的干脆有力,十分个性。这就是青春的锋芒,既美丽又犀利!

2、夏天的特色就是荷花,李白说三百里镜湖都开满了荷花,这场面甚是壮阔,不亚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的美女也在五月出现了,她就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西施来采莲,围观的人都挤满了,荷花美,西施更美,她的出现让荷花暗淡,看花的人都来看美女了。西施代表了一种精神,为国复仇舍生取义的大义,“归去越王家”更能表明李白的态度,西施被越王选中,肩负起拯救国家的大任,这是她的责任。

3、秋天的这首是最有名的,在古人心中,秋高气爽,最能代表秋天的应该就是月亮了。李白写月亮是最美的,他喜欢月亮,也擅长描写。秋歌中的月亮不仅美,还带着一种情感。夜晚的月光皎洁柔美,长安城笼罩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宏大,还有一声声此起彼伏的“捣衣声”。捣衣不是洗衣,而是捶打,为制作冬天的衣服准备布料,主妇们只有晚上有时间在辛勤劳作,为家中的征夫准备过冬的衣物。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喟叹“什么时候能平定胡虏,让丈夫不再出征呢?”秋歌中赞美的也是女性角色,不是一位,而是长安思妇的整体形象。她们不像西施罗敷那样著名,但她们代表着最普通的女性,她们平凡却光辉,像月光一样,光照大地。

4、这里的冬天是饱经风霜的妇女赶制棉衣的辛劳。明天驿使就要出发了,今夜赶紧给在外出征的丈夫棉衣添加棉絮。冬天的寒冷不只有雪,“素手抽针冷”一个冷字体现了冬夜的寒冷,握着冰冷的剪刀,手更冷了。而心里惦念的还是衣物什么时候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思妇的情意就寄托在这件衣物上,即使冬夜的寒风冷得锥心刺骨,但是背后的情意却这样温暖绵长。

李白的这四首组诗,描写如同电影的拍摄手法,即有画面,又有“画外音”,《春歌》春风荡漾,《夏歌》西施采莲,《秋歌》秋夜情思,《冬歌》赶制征衣,整组诗有景有情,将春光、初夏、秋月、冬寒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见境见人,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流丽婉转,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四个活生生的人物,成功表达了诗歌的主题,情节生动感人。

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