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是什么意思
“唧唧复唧唧”是语文教材中《木兰诗》的一句话,这首诗在中学阶段被要求全文背诵理解,“唧唧复唧唧”一句是翻译时的高频易错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唧唧复唧唧是什么意思
对于《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的解释是模范织布机的象声词,也就是织机一声接一声地响着,之后教材又改版将“唧唧”改成了拟声词,就是木兰的叹息声。
唧唧复唧唧出自于哪里?
“唧唧复唧唧 ”是一句出自《诗经·国风·卫风·硕人》的诗句,用来形容女子织布的声音。
唧唧复唧唧的全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的全诗赏析: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诗的开头就采用了民歌一问一答的形式,写木兰当户而织、不断叹息的情景。在此,作者没有平铺直叙地述说木兰从军的原因,而是从木兰的心理活动入手,在叙事中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果断勇敢的妇女形象。接下来,诗歌叙写了木兰出征前的准备,用了四个重复的句式,极力渲染了离家出征前紧张的战争气氛。然后,诗歌第二部分叙写了木兰离别了父母奔赴战场,踏上征途的情景,表现了木兰远离家乡,对故土、对亲人的依恋之情,突出了她一个平凡女子的儿女情怀。随后,写木兰在军中的征战生活,但作者寥寥数语写得极为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关山度若飞”以下六句,可见作者的兴趣不在于表现战争,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上。诗歌第三部分再写木兰立功归来后的情景。作者在此又用了不少笔墨来竭力铺写。先写木兰立功回来后见天子,天子坐厅堂接见她。木兰不要做官,不要赏赐,只要千里马一匹,速速还乡,可见其归心似箭,同时也显示了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爱功名富贵的优良品质。经过了长期艰苦的战争,木兰终于回到了故乡。诗歌细致刻画了木兰全家闻讯后的喜悦。这里诗歌依旧用了反复、排比的句式,不厌其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烘托了欢快喜庆的气氛;接着写木兰到家后的喜悦心情,开东阁门,坐西阁床,换装、梳妆打扮后恢复了女子的本来面目,最后出门看伙伴,伙伴大吃一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一情节极富喜剧意味。
《木兰诗》创作的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一带。北魏神麚二年(429),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从军的故事产生于北魏,《木兰诗》也可能产生于北魏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