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出师未捷身先死什么意思

出师未捷身先死什么意思

2024-01-27 16:59:50 2576浏览

“出师未捷身先死”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蜀相》诗中的名句。这一句话也流传至今,成为名人警句,让很多人都学会思考,吸取经验。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请看接下来的详细介绍。

出师未捷身先死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指出兵打仗未取得胜利而自己却先死去。也指事业未取得成功而人已先死去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全文如下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注释:

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空:白白的。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出师:出兵。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典故

诸葛亮拜师讲述了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童年时期的一段经历。诸葛亮八、九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贫穷,父亲让他去附近的山上放羊。那座山上有一个道观,里边住着一位白发老道人。

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观门闲转,看到诸葛亮就逗他玩,比比划划地问他这问那。诸葛亮总是乐呵呵地用手势回答。老道人见诸葛亮聪明可爱,便决定给他治病。经过治疗,诸葛亮终于学会了说话。

诸葛亮会说话后,非常高兴,跑到道观向老道人拜谢。老道人说要收他为徒,教他记忆识字,学习天文地理等知识。诸葛亮于是每天风雨无阻地上山求教,专心致志地学习。老道人更加喜爱他,对他的教导也更加尽心。

在道观的附近有一个庵,诸葛亮每天上山下山都从这庵前经过。有一天,他下山走到这里,突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诸葛亮忙到庵内避雨。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子把他迎进屋里。这个女子长得细眉大眼,娇娆仙姿。

这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自幼聪明好学,以及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尊敬师长的品质。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贤人雅士,对他的智慧和才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诸葛亮成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为后世所敬仰。

之后他在蜀汉国家危难之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在他的最后一次北伐中原时,未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便在五丈原离世,年仅54岁。

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几个原因

第一:战略方针的失误,刘备即使占据荆州和西川,一路由荆襄北进,一路再出祁山,直到宛城、洛阳,之间的距离太远,战略上配合作用并不大。

第二:就天时来说,曹魏有统一的中原大地,早已具备安定的后方,兵多将广,后备力量充足,又率先迎来汉献帝,把握住了先机,充分占有了天时。而西蜀成气候太晚,草创而成,已失去先机之力了,想后发制人,困难太大!

第三:就地利来说,中原人力、物力极为充足,不仅广阔而回旋余地,而且关中地区又易守难攻;西蜀北伐,战线太长,千里运粮,补给困难,国力、民力很快耗尽。一旦断粮,不战自退。

第四:就将才来说,诸葛亮本人当然才智超群,无话可说,西蜀早期又有关羽、张飞、赵云等华夏名将,实力是不小,但是与曹魏相比还是弱了些;到了后期,由于长期征战,西蜀因为地狭人少,人才匮乏,最后竟然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艰难局面。反观曹魏,地广人众,才人济济,才智之士不断涌出,能征惯战的将才承前启后,源源不断。西蜀哪里是对手?

第五:就法度来说,西蜀早期清明,因为有明主刘备,更有贤相诸葛亮,所以朝廷上下政治修明,国家势力稳固。后期虽然有诸葛亮、姜维辅佐,但是因为后主昏庸,国家势力减弱。而曹魏虽有曹氏、司马氏的权力争斗,但是政治、法度始终比较稳定,国家治理还是可以的,因此国力始终保持强盛之势,这样西蜀怎么会有可乘之机呢?

上面五点,再加上西蜀在外交上的失误,关羽导致与东吴不和,大意失荆州;夷陵之战,西蜀被火烧连营七百里,互相残杀,力量消耗,缺乏重要的战略配合;还有用人上的失误,错用马谡而失街亭,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诸葛亮、姜维的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可惜!可叹!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