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荷花淀讲了什么

荷花淀讲了什么

2024-01-24 14:04:32 344浏览

《荷花淀》写于 1945年,作品反映了抗战时期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全篇用不到四千的文字描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白洋淀,被称之为“诗体小说”!

荷花淀讲了什么

《荷花淀》描写小苇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水生的妻子善良而勤劳,在得知水生要离家参军后,她极力克制住对丈夫的不舍和家事繁重的为难,没有拖后腿,但两天后她还是忍不住与村里几个年轻妇女一起去看望她们新参军的丈夫,路上她们目睹了自己的丈夫所在的区小队伏击日本鬼子的战斗,受到了激励,回去后她们也积极主动投身到抗日工作中,经常配合子弟兵作战。主要分为几个部分:

1. 夫妻话别:小说开端写的是七个农村青年参军,由于走得匆忙,除了水生以外,大家都来不及同家里人告别。他们的妻子很惦念,想去看看丈夫,但是又找不到他们。

2. 探夫遇敌:在回家的路上,妇女们的小船,碰上了侵略军的运输船,敌人追赶着她们。幸亏她们丈夫的队伍埋伏在这里,给了敌人一个迎头痛击。这些妇女也在无意中遇到了丈夫,并立下了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功劳。

3. 助夫杀敌: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

4. 学夫卫国:小说尾声写的是妇女们不仅勤劳、能干,而且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并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于是她们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

《荷花淀》主要通过以上四个情节展现了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

《荷花淀》中的环境描写具有诗情画意之感

1.月夜编席的意境美

这一段描写把劳动的场面完全加以诗化,作家用简练优美的语言,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纯洁与宁静的意境之中,白洋淀月夜是如此的优美宁静。月光皎洁,习习凉风扑面而来,弥漫着荷花的清香,荷花淀上的“那一层薄薄透明的雾”,更增添了这纯洁月夜的朦胧美。在这里,情与景的交融显得如此地诗意浓郁,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

2.寻夫途中的荷花之美

“她们奔向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红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作者借景抒情,以景喻人,以景赞人。“一望无边际”“密密层层”,象征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铜墙铁壁”“哨兵”,则说明了人民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打不烂的“铜墙铁壁”。这段抒情文字,情浓意深、语言秀美,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名言佳句

1、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2、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3、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了。

4、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5、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6、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拓展:

《荷花淀》是孙犁1945年创作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

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1945年,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

小说通过对话、动作和典型的生活细节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水生嫂是小说的主人公,当她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时。

作者通过对她正在编苇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示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对丈夫赴前线抗战的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从而塑造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农村妇女形象。